發展“訂單農業” 保障農民收益

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所在。

“當下,農村依然面臨農業信息不對稱、資源利用管理手段單一的困境。”省人大代表、萍鄉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麻田中心學校校長朱志輝表示,不少農民由於缺乏高效的信息獲取渠道,往往只能依據過往經驗或有限的信息來安排種植,使得他們無法精準契合市場需求;收穫季節,又因不瞭解市場供需的實時變化,只能被動接受收購方給出的價格,影響了收入增長。此外,不少農戶分散經營、種植技術水平差異較大,導致農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影響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爲此,朱志輝建議政府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打破信息壁壘,優化農產品流通渠道,保障農民收益。“可以充分發揮農產品配送中心的紐帶作用,打造實體訂單信息服務站,搭建企業與農戶的溝通橋樑。”他認爲,這樣一方面可以助力農戶收集訂單,另一方面還能督促農戶依訂單要求組織生產。

“同時,要強化種糧政策扶持力度,依據種植面積、產量等指標實施差異化補貼,激發農戶參與‘訂單農業’的積極性,並制定統一的農產品質量標準框架,倡導企業與農戶簽訂單時,依據框架明確農產品的質量標準。”朱志輝說。

文/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卞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