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老年人專屬…全臺1.4萬人罹年輕型失智症 學者曝初期症狀與特性
近年失智症年輕化轉趨明顯,且因初期易遭歸因情緒疾病,延遲確診可能近3年。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超高齡社會將至,失智人口快速攀升,65歲以上盛行率隨年齡呈倍增趨勢,成生命關卡的「攔路虎」。其實,失智症也不是老年人的疾病,近年失智症年輕化轉趨明顯,因初期易遭歸因情緒疾病,延遲確診近3年,但特性是惡化速度更快,有的家庭走上「白髮人照顧黑髮人」,難以承受之重。當失智浪潮來襲,民團、學者給予什麼建議?
醫師:年輕型失智症智能減退較不明顯,易被延遲診斷2至3年
年輕型失智症與老年失智症,差異之處爲何?林口長庚失智症科主治醫師徐榮隆在專文指出,年輕型失智症特別之處在於,失智病因多樣化、初期發病常被歸因於情緒問題、智能減退現象相對不明顯、較少合併全身性疾病、退化過程較快等;因此,年輕型失智症容易被延遲診斷2至3年。
衛福部在「年輕人不會罹患失智症?」專文指出,失智症原因包含退化(如阿茲海默症)、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營養失調、顱內病竈、新陳代謝異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和中毒等,是腦部疾病的症狀表現,並非正常老化。
該篇專文提及,典型失智症早期常見症狀包括短期記憶障礙,記不清楚最近發生過的事和自己說過的話,尚可能造成大腦不同的認知功能障礙,包含注意力、語言能力、計算能力、時間感、方向感、抽象思考能力、判斷等能力下降,影響日常生活起居,程度從輕度至重度不等。
民團:年輕型失智症逾1.4萬人,自我價值低落成重大沖擊
臺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指出,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增長,失智人口也隨之攀升,推估目前全臺約36萬餘人罹患失智症,其中年輕型失智症逾1.4萬人,是最易遭忽略的一羣人,相關可尋的資源奧援,仍待積極布建。
她說,失智與失能不同,照護失智者的家庭,通常前期更要承擔較多風險,因常見失智症患者其財務、投資判斷能力不同過往,除了可能發生重大疏漏,甚至遭詐騙等。
談到年輕型失智症病況初期徵兆,陳筠靜舉例,多半是工作中無法像過往處理複雜事務,如對熟悉事物經常出錯,甚至無法完成交辦事項,規畫、計劃能力完全不如以往。
由於年輕型失智症爲65歲以下發病,除了尚未屆齡退休,有些甚至只是3、40歲中壯年,正值事業發展階段,隨之而來的自我價值低落,是首要面臨的重大沖擊。
她說,就接觸個案來看,除了被迫提早退休,不少人是家中經濟支柱、公司中高階管理人,從事業、家庭的權力掌控者,到發病後一切限制重重,失落可想而知。此外,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有些未婚、有的被迫離婚,只能迴歸原生家庭由年邁父母照顧,變成「白髮人照顧黑髮人」。
失智症患者及其所屬照顧人,難免都有情緒,尤其患者常伴隨妄想、憂鬱、恐懼、焦慮等。陳筠靜說,曾遇個案是連家人端的茶水都不敢喝,認定水源有問題,或家人可能對其不利,顯見緊繃關係,對照顧人來說更是艱辛。
人口結構變老,家戶人口減少,政府更沒有袖手旁觀的空間;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底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僅剩2.53人,再創新低。陳筠靜強調,家戶人口走低,更不可能仰賴家庭照顧資源,籲政府比照韓國、日本,儘速立失智症專法,明定政府權責,並讓相關政策延續力度更大,給予患者及其家庭最大支持,及早發現及早安排,並在妥適範圍維持、鼓勵失智者的社會參與,設法延緩退化,共同減輕社會負擔。
學者:勞工健檢考慮納相關檢測
臺北健康護理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表示,65歲以下失智發病,對患者家庭經濟、社會勞動人力,都是龐大沖擊;因此,不妨考慮勞工健康檢查是否納入「輕度知能障礙」(MCI)檢測,及早發現及早就醫,纔可能減緩退化。
她提及,不少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擔憂遭貼標籤,多半不敢說出口;一旦完全退出職場,對患者、家庭與社會都不是好的發展,儘可能職能重建有其必要;若症狀尚可即先承擔原工作,或在同公司轉換不同職務,甚或轉換其他職業類別,都有賴社會更加理解。
因應失智海嘯,陳正芬指出,首要思考的是,年輕型與高齡失智者是要通盤抑或分別思考?對部分年輕型失智者來說,認爲自己和老年人不同,若能透過有給職維持其勞動力,如在日間照顧中心聘僱年輕型失智者,共同協力照顧工作,同時對國家資源配置亦更有效率。
※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
(本文出自2024.07.13《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