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農膜搖身一變成黃金 首座區域型清洗循環場落成

農糧署補助嘉義縣東石合作農場成立首座區域型農膜清洗循環場今天落成,將廢棄農膜清洗後再製成塑膠顆粒原料。記者黃於凡/攝影

臺灣每年約產生1.3萬公噸廢棄農業塑膠,農業部輔導東石合作農場成立首座區域型農業塑膠清洗循環場,今天落成啓用,將透過水洗、破碎、乾燥等程序,把廢棄農膜製成塑膠顆粒原料再利用,每年可清洗2000公噸以上農業塑膠,有助資源循環及加值再利用。

東石合作農場場長餘律毅說,農業塑膠是農民栽種作物重要資材,但打造回收再利用場地涉及許多法規問題,因是第一個場域沒有前例參考,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感謝各單位協助處理,其他鄉鎮也有人正在推動,但因法規延遲1、2年仍無法進行,期許將場地做到最好。

農糧署表示,使用過的農膜沾附砂石、異物,因清潔及處理成本高,業者回收意願較低,陸續舉辦農膜回收講習會,向農友宣導農膜回收三原則,呼籲做好初步整理工作,更跨部會商請環境部協調地方環保單位、公所清潔隊及回收再利用業者,建立便利收集運輸機制。

農糧署指出,傳統人工回收農膜需2人作業,農膜回收機1人就可操作,且同時完成初步清潔及摺疊,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今年將補助購買農膜回收機,農友個人申請每部補助3分之1,合作社、農會、產銷班等農民團體申請每部補助2分之1,可向當地農會提出申請。

農糧署補助嘉義縣東石合作農場成立首座區域型農膜清洗循環場今天落成,將廢棄農膜清洗後再製成塑膠顆粒原料。記者黃於凡/攝影

農糧署補助嘉義縣東石合作農場成立首座區域型農膜清洗循環場今天落成,將廢棄農膜清洗後再製成塑膠顆粒原料。記者黃於凡/攝影

農糧署補助嘉義縣東石合作農場成立首座區域型農膜清洗循環場今天落成,將廢棄農膜清洗後再製成塑膠顆粒原料。記者黃於凡/攝影

農糧署補助嘉義縣東石合作農場成立首座區域型農膜清洗循環場今天落成,將廢棄農膜清洗後再製成塑膠顆粒原料。記者黃於凡/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