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未必是「吸出來的」!臺大權威醫:2類食物要小心

▲肺癌初期幾乎無症狀,許多患者一確診已第四期。(示意圖/達志)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肺癌已連續16年蟬連臺灣癌症死因之首,取代肝癌成爲臺灣新國病,這個月初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離世,再度引發國人對它的關注。肺癌權威、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醫師指出,過去大家都認爲肺癌「完全是吸進去的」,如吸菸、空污及油煙,但與中研院陳玉如教授合作後發現「吃東西也要小心」,常吃防腐劑、食品添加劑食品也可能引起肺癌。

陳晉興醫師近日在《健康療天室》節目中說明,肺部因沒有痛覺神經,因此初期肺癌幾乎沒有症狀,若真的等到症狀出現「幾乎都是第4期」。他舉例,去年臺灣每100名肺癌患者中,就有超過50人確診時已第4期,即使使用最好的藥物、最好的基因檢測及最好的治療,也都沒有根治機會,若其中有一半的患者能透過檢查及早發現,肺癌存活率一定能提升很多,也能減少遺憾。

▲空氣污染PM2.5是國人罹患肺癌的主要原因。(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提及肺癌的危險因子,陳晉興表示,除了抽菸、空氣污染PM2.5、遺傳、室內空污如廚房油煙、甲醛都要留意。他分享,一名46歲人父因肺癌過世,他的妻子當時壓力極大,憂心忡忡帶着年僅18歲的兒子就醫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竟然真的發現1.3公分的結節。

陳晉興坦言,在20~30歲間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理論上不太合理」,但大部分人都因有家族病史,一檢查即發現毛玻璃結節「其實就是肺癌的初期」。該名弟弟經手術後確定是1A期的肺腺癌,所幸他的媽媽有警覺,救了兒子一命,後續只要持續追蹤通常不會有問題。

陳晉興接着說,過去大家都認爲肺癌完全是「吸進去的」,如抽菸、空氣污染PM2.5、廚房油煙及揮發物質甲醛等等,不過在臺大與中研院的陳玉如教授合作後,發現其實吃東西也要小心,點名含有防腐劑、食品添加劑的食品「也有可能會引起肺癌」。

針對肺癌治療,陳晉興表示,一旦肺癌進展至第4期,不管是免疫、標靶或化學治療,基本上都沒有根治的機會,只是暫時控制、延長患者的生命,都不是很好的方法。他認爲,最好的方式還是早期診斷、早期根治,在發病至變成第4期前至少有5~10年時間可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揪出病竈,只要是初期經過手術根治,這輩子就不用再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