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總統今起訪華

本報記者 範安琪●吳 鳴據中國外交部消息,芬蘭總統斯圖布將於10月28日開啓對中國爲期4天的國事訪問。在74年前的這一天,中國和芬蘭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芬蘭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之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介紹稱,中方願同芬方保持高層交往,賡續傳統友誼,加強經貿投資、綠色轉型等領域互利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中芬關係不斷取得新發展。林劍表示,斯圖布總統訪華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同他會談,李強總理、趙樂際委員長將分別同他會見,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議題深入交換意見。據芬蘭總統辦公室10月9日發佈的消息,除了商業代表團外,此次陪同斯圖布訪華的有芬蘭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長、農業與林業部長和外交部長等高級官員,他們將先後到訪北京和上海。外交部長瓦爾託寧表示:“中國是許多全球和地區問題的重要參與者。不僅要討論中芬雙邊關係,還要討論影響歐洲和芬蘭安全的熱點問題。”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今年中歐保持高水平互動,芬蘭總統來訪也發生在這一背景下,表明現在多數歐洲國家願意積極發展對華合作關係。此次中芬雙方有可能會推出新的工作計劃,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夯實和管理雙邊關係,並向前推動。崔洪建同時提到,中歐關係近期也出現一些波動,主要是因爲歐洲經歷較大的內外環境變化,世界範圍的逆全球化潮流對歐洲也有影響。芬蘭長期以來主張自由貿易和開放經濟,在中歐一些經貿摩擦上,芬蘭仍保持相對客觀的立場。比如,它在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徵反補貼稅的投票中選擇棄權,也表明它的態度,即作爲外向型經濟體,它認爲需要和中國加強合作。崔洪建認爲,在這個問題上乃至在今後處理中歐經貿摩擦的問題上,充分傾聽芬蘭的聲音並給予它表達空間,對於歐盟內部形成更全面、客觀的對華立場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