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已12年 核安會:檢測逾5千件秋刀魚魚體都安全

核安會今日舉行日本福島排放核災廢水第16次跨部會因應會議。(核安會提供/簡立欣臺北傳真)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今年夏季起排放核災含氚廢水,核安會今(17)日舉行含氚廢水排放後的首次跨部會因應會議,表示至11月5日共分析3429件次採樣,已執行86%,結果均符合安全標準規定。另核安會表示,自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災發生後,至今12年已檢測5638件秋刀魚魚體,也均符合安全標準規定。

成立68年的原子能委員會9月27日改制,從原本二級機關降編爲三級機關核能安全委員會。今日是針對日本排放含氚廢水的第16次跨部會因應會議,上次開會是7月26日。

核安會表示,日本福島核災含氚廢水已分別於今年8月、10月、11月三批次排放,排放過程經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日本相關省廳及東電公司等單位檢測,均符合日本管制要求。

核安會表示,IAEA與中、韓、及加等國實驗室專家10月16至23日首次赴日取樣,以確認排放前後海洋環境輻射變化,並將驗證日本環境監測評估技術;另IAEA專家調查團亦於10月24至27日赴日安全性審查,以確認東電公司迄今二批次處理水排放切實依國際安全標準執行。

目前我國的偵測平臺是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執行的跨部會「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擴散預警及安全評估應對計劃」,今年度起整合偵測中心、漁業署、水試所、食藥署、氣象署、國海院等部會,檢測海水、海生物輻射,開發擴散模式、公開資訊等。

核安會表示,整合跨部會執行「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擴散預警及安全評估應對計劃」,由國原院及偵測中心協助樣品檢測分析。今年度海域監測樣品,至11月5日完成分析3429件次(預定分析3999件次),已執行86%,分析結果均無輻射異常。

核安會表示,另漁業署檢測我國沿近海魚類及北太平洋公海捕撈返臺的秋刀魚魚體,自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災發生後,截至今年11月5日爲止共檢測5638件銫-134及銫-137,另於本年檢測氚217件,結果均小於最低可測值,符合安全標準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