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基金會CEO蘇斯曼:國際社會已背離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呼籲加快行動

每年9月底的一週,對於身在紐約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馬克·蘇斯曼(Mark Suzman)而言,是最忙碌的時刻。在紐約召開聯合國大會等系列活動期間,蘇斯曼穿梭在各主要會場,旨在向世界各國領導人以及機構團體,強調改善全球健康、消除貧困、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攜手合作在解決和應對全球挑戰中的關鍵作用。

近日,蘇斯曼在接受第一財經等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隨着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時間節點臨近,國際社會在實現目標方面已嚴重偏離軌道。“這種情況非常令人失望,同時全球對於這些差距以及能做和應該做的事情關注得太少。”他說道,“蓋茨基金會每年發佈《目標守衛者報告》都希望強調的一點是,有很多簡單易行、成本低廉且能產生巨大影響的行動,它們應該得到立即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蓋茨基金會此前發佈的本年度《目標守衛者報告》(下稱“報告”)特意選擇了營養不良爲焦點,認爲這一問題給全球帶來的挑戰之深、之廣,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報告敦促全球各國領導人在最需要的領域增加全球健康支出,以提升兒童的健康和營養,這在全球面臨氣候危機的當下尤爲關鍵。

爲兒童營養基金填補融資缺口

蘇斯曼告訴第一財經,正如今年的報告所顯示,目前全球仍有4億兒童(佔全球兒童總數2/3)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有1.48億兒童發育遲緩,還有4500萬兒童遭受更加嚴重的消瘦問題。這不僅是每個受影響兒童及其家庭的悲劇,也是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巨大挑戰。

“有明確的證據表明,營養不良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這些仍面臨最嚴峻挑戰的地區,這對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拖累。”他說道。

而不少多邊金融機構都已警示營養不良造成的災難性經濟代價。比如,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由於營養不良削弱了人們的身體機能和認知能力,每年導致的生產力損失達到3萬億美元。在低收入國家,這一損失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至16%,甚至更多。

對於如何應對這一挑戰,蘇斯曼提到了多年前設立的兒童營養基金。他介紹到,這一基金的目標是籌集20億美元,“最初,它是爲一些危機情況提供額外支持,重點是提供像即食營養食品(RUTF)這樣的干預措施,這些富含營養的補充品可以用來滿足緊急的健康需求。我們幫助支持了這一行動,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上述基礎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作爲該基金的主持機構,現在已將其轉變爲一個可以擴大多項干預措施的基金。“該基金現在已經成爲一個彙集資源的基金,並在各個國家層面進行協調。它已經在大約40個國家開展工作,提供定製的營養干預措施。”蘇斯曼說道,“這個項目現在已經啓動並且運轉良好。我們也從多家慈善機構和一些政府合作伙伴那裡獲得了額外的資金支持,但目前基金的規模僅有幾億美元。我們正在努力將其擴大到20億美元的規模,使其高度有效。”

蘇斯曼認爲,隨着資金規模擴大,干預措施的成本可以降低,“這是我們多年來從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這樣的項目中學到的經驗。當你將公共、私人和慈善資源彙集起來時,你能夠促進創新、降低成本,並擴大規模。”蘇斯曼認爲,兒童營養基金就是一個可以實現這些目標的工具。因此,他將與更多慈善家和合作夥伴進行討論,爲此籌集更多資源。

爲下一次大流行未雨綢繆

對於緣何重視兒童營養基金爲代表的健康干預項目,蘇斯曼告訴第一財經,當前國際社會用於支持一些大規模健康干預措施的資源存在巨大缺口。“如果對比2019年前後,在所有我們追蹤的可持續發展相關指標上,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接近五年的停滯期。在2020年之前的20年間,全球可預防的兒童死亡率降低了一半以上;全球極端貧困人口減少了一半以上,同時艾滋病和瘧疾的死亡率也大幅下降。”他舉例道,“如今,全球疫苗接種率尚未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超過60個國家的人均收入仍比2019年時更低,現在又面臨着新的巨大挑戰,特別是一些國家需要償還高額的債務。這些國家無法從國內籌集資金,因爲它們在疫情期間花費了大量資金,變得更加貧困。”

此外再加上一系列地緣政治挑戰,蘇斯曼認爲,世界各國——特別是通常支持這類項目的高收入國家開始轉移關注重點,將目光更加聚焦於移民等問題,“我們認爲,在應對這些挑戰時,不能以犧牲世界上最貧困人口的利益爲代價。無論是在疫情期間還是在疫情後,全球南方大部分地區的需求和重點工作並沒有像以前那樣得到優先考慮,這一點非常明顯,需要改變。”

蘇斯曼特別提到,最近在北京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上,各方就如何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爲非洲提供國際援助和支持進行了討論,也看到中國爲推動非洲健康與發展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承諾。

在全球大健康繁榮幾近停滯的當前,蘇斯曼擔憂,如果未來再次發生大流行病,它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不僅能在全球範圍內造成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還需要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應對大流行病造成的直接後果和長期防範需求,包括疫苗開發等。

兩年前,蘇斯曼曾在二十國集團(G20)的一次小組討論上就如何應對下一次大流行病提出一系列建議。比如,如果全世界每年能夠投資約100億美元,就可以涵蓋從疾病監測、追蹤的所有工作,這樣就可以保證,一旦全球任何地方暴發新的疾病或病原體,國際社會都能夠迅速識別,並能夠快速作出響應,比如找到治療和預防方法、疫苗和藥物等。

但蘇斯曼較爲遺憾的是,國際社會目前還沒有作出這樣的投資。“世界銀行有專屬的大流行病應對基金,蓋茨基金會、中國和美國都提供了資金。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中國、美國和其他國家認爲這是一個共同的挑戰,但它的資金總額還不到20億美元,還沒有達到可以或應該達到的規模。但是未來爆發大流行病的風險卻是真實存在的。”

在蘇斯曼看來,防範未來大流行病對於每個國家和每個公民來說都是一項全球公共品,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應該由各國的衛生和研發預算來資助,而不是用幫助最貧困人口滿足營養需求的援助預算來資助。

“我們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在全球層面上,我們仍然擔心世界並沒有爲防範下一次大流行病進行全面的投資或者做好準備,以確保我們不會遭受再次衝擊。”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