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首個玉米制種無人化農場取得新突破

7月,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總寨鎮西店村千畝玉米制種田一片蔥蘢,伴隨着螺旋槳的嗡鳴聲,一架架載着農藥的無人機在技術人員遙控下均勻噴灑雨霧,玉米作物享受着“藥浴”,短短一個多小時,完成了上千畝無人化植保飛防作業。這是酒泉市打造的全省首個玉米制種無人化農場,不僅在田間管理環節採用無人機作業,而且在育、耕、種、收、儲等環節都是無人駕駛全自動控制,用機器替代人工,實現了玉米制種生產全過程機械化作業。

甘肅省是全國規模最大、最具優勢的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玉米制種量佔全國用種量的60%左右。爲推進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建設,在省市科技、農業農村及農機部門支持下,肅州區政府與酒泉奧凱種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於2021年3月開啓建設千畝玉米制種全程機械化及智慧農業示範園。

示範園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的無人化農場技術成果爲模型,通過“政、產、學、研、用、金”合作,流轉1350畝土地建設高標準農田,開展土地平整、田間道路修繕、土壤改良、水肥一體化設施建設。採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平臺、機器人等現代化新興信息技術,通過耕整、播種、噴藥施肥、去雄、收穫及倉儲等生產全流程智能化應用模式的驗證示範,實現了玉米制種全程機械化和智慧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應用。

經過三年建設,累計投資1414.5萬元,無人農機成了千畝玉米制種田的主角,日前舉行的全省土肥水技術培訓會進行了無人農機現場演示,讓人們嘖嘖稱奇。在旋耕環節,無人駕駛的旋耕機自動從機庫開到田間,在北斗導航系統的支持下,精準完成走直線掉頭轉彎等各個動作,不漏耕、不重耕;在播種環節,無人駕駛拖拉機採用開溝旱播方式,準確將種子播在田裡;在田間管理環節,無人機進行農藥噴施和變量施肥;在收穫環節,無人駕駛收割機駛進田地,藉助衛星導航定位進行勻速直線推進,將玉米快速收入機倉,後方的無人駕駛運糧車協同作業,將玉米轉移到運糧機上,全程實現了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

“通過遠程操控,農機能自動從機庫轉移到田間,完成田間作業後自動回到機庫,農機轉移和作業過程中能自動避障,遇到異常情況能自動停車,以確保安全。”酒泉奧凱公司副總經理付秋峰介紹,無人農場能對作物長勢和病蟲害情況進行實時全監控,並及時作出智能決策,自動進行精準施肥、精準施藥、無人化灌溉等作業,實現了玉米制種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種植和集約化管理。預計二期將建設1萬畝,爲全國玉米種業打造可學習、可複製、可推廣的現代智慧農業示範基地。

無人化農場提高了生產效率,特別是酒泉奧凱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玉米制種去雄機,省時省力,把農戶們從田間解放出來,加快了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西店村村民週會雲感慨:“沒想到人不進地、撥弄手機就把田種了。以前耕地地塊小,大機械開到地裡掉個頭都困難,而玉米制種田需要大量人力,玉米抽雄期間僱一個工人每天就要支付200多元,如今流轉土地、農機種地,我既有地租收入,還能外出務工多增加一份收入。”(王朝霞 海曉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