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 「臺灣之光」和「政壇玩具」
今年是日本新幹線六十歲。全球追求減碳下,高鐵成爲各國進不進得了「淨零俱樂部」的門票,高鐵始祖新幹線當然要大展身手賣票。面對中國高鐵以低價取勝,新幹線必須另謀對策,日本本土以外唯一的新幹線:「臺灣高鐵」,就成爲最要緊的行銷櫥窗。
慶祝新幹線六十週年研討會在上週四康芮颱風登陸時舉行,兩百位各國人士風雨相會,共同回顧臺灣最大公共工程的始末,別有一番感受。
臺灣高鐵一九九九年動工,五一○○億元建設,五年完成,充分展現民間的工程效率,也是當時全球最大最有口碑的BOT案。臺灣之光也因此多添一筆。
營運初期,轉乘不完備,運量成長慢,再加上貸款利息負擔高,財務吃緊。政府協助財務改革,配合展延營運特許期,也因而取得公司營運主導。從此臺灣高鐵建設徒有BOT之名,合約已經不敵行政督導。
當政府單方面主導高鐵公司,會發生那些事情?
最先看到的是漠視票價調整機制。合約要求每兩年公司要提報營運費率,作爲是否調整票價的參考。通車十七年來,除了二○一五年配合財改,有短暫調升又回降,彰顯政府照顧乘客的戲碼外,沒有認真檢討過營運最重要收入的合理性。票價凍結,公司只能擠壓成本度日,無從規畫中長期的財務策略。近幾年搭高鐵常擠到不舒服,車隊沒能及時擴充,都肇因於政府完全忽視營運需求和成長的準備。
其次,我們看見政府開始把高鐵路線當作土地發展的提款機,成爲中央照顧地方的政治大玩具,人人有份。高鐵延伸乃至環島路線不需要評估,喊口號就成。
國人享受BOT美名,政府並不在乎該特許合約,小看營運的重要性,用永不調整票價照顧大衆,又用隨處設站回饋地方。
這種態度,嚴肅看待,也是一種政策方向:把高鐵當作公共運輸,視其爲社會福利的一環(例如商務艙還給銀髮族半價!)。
然而,政府真的要把高鐵轉向,要把高鐵當臺鐵?把疫後高鐵運量一枝獨秀,當作討好民意的良機?難道今後四十年,高鐵依約移轉回給交通部前,政府都任憑「照顧」作爲臺灣高鐵營運的指導方針嗎?
高鐵投資巨大,影響和成效有高度排擠性,是建設的投機也是營運的賭注。除了專制國家炫耀工程成就外,全球高鐵建設多數不敢賭博性蠻幹,一定在規畫時結合商業機會,執行時仰賴民間活力,來推動這樣的巨型投資。
優秀的高鐵用品質賺錢,也可以藉協營轉乘系統和靈活票務擴大服務乘客,不見得只有凍結票價這一招。箇中靈活和效率只能期望民間經營,不會是「臺鐵」,不會是(藏鏡人甲方)交通部做得來。
甲方不遵守合約商議爭端,甲方單方面擴大乙方責任,這些不合普世商業精神的作爲,放在新幹線櫥窗要向外行銷的,是臺灣「政府」之光榮,還是臺灣「高鐵」之無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