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恐再破記錄…「每年夏天都是餘生最涼」熱島效應成威脅 都市如何退燒?

學者示警「每年夏天都是你餘生最涼」。本報資料照

近來,天氣酷熱,極端高溫加劇,全球許多地區都熱到破紀錄,學者示警「每年夏天都是你餘生最涼」,基北北桃成「一片熱帶」;地形如同「聚熱盆」的臺北盆地,蓄熱容易散熱難,熱島效應成頭號氣候威脅,再掀溫度階級不公問題。酷熱難耐加瞬間暴雨,已是夏季氣候主旋律,都市發燒難解,有何退燒藥?

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暨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子平研究團隊發現,過去10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2度,臺北溫度則增加1.8度,在亞洲城市中排名第二。截至目前爲止,2024年每月地表均溫都創下全球歷史新高,4月均溫已較工業化前高出1.58度;今年臺北盆地高溫恐再破記錄。

林子平研究團隊在「都市退燒」臉書專頁直言,「每年的夏天,都將是你餘生最涼的夏天。」居住在都會區中,將同時承受氣候變遷及都市熱島的雙重熱壓力。由於高溫區域連接,可能從基隆、雙北至桃園成爲一片熱帶,導致散熱更困難。

夏季氣候:高溫酷熱+午後瞬間強降雨

夏日天氣常有午後雷雨。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楊明仁表示,工業革命後,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以致增強溫室效應,地球升溫已非特定區域問題,而是全球要共同面對的課題。其中,都市地區因高度開發,高樓林立的水泥叢林,人口密集大量開冷氣,加上車量排放廢氣、柏油路面鋪設,都讓室外溫度增加,在在加劇都市熱島效應。

回頭看臺北市,臺北盆地地形蓄熱,楊明仁形容猶如「聚熱盆」。他說,新加坡、大馬吉隆坡同樣炎熱,但因海陸風調節有利散熱;反觀臺北盆地受地形所限,海陸風調節有限,加上人口高度密集,熱氣更難排出。

臺北盆地除了愈來愈高溫,楊明仁指出,學術研究發現,近五年來,夏季午後雷陣雨亦有增加趨勢,甚至是伴隨致災型的豪大雨,也就是短延時強降雨,這種降雨型態多半瞬間來得又急又快,每小時降雨量動輒破百毫米,已超出臺北市下水道每小時排水量78.8釐米的設計標準,以致淹水頻傳。

此外,值得一題的是,極端高溫頻繁,不僅是氣候生態變化,還潛藏階級問題。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戴伯芬表示,氣候變遷與環境正義息息相關,對農民、營建工人、外送員等戶外工作者,以及街友等弱勢羣體,首當其衝,都可能不成比例成受災對象。

高溫掀階級弱勢困境,長者也受衝擊

較無經濟顧慮者,可在室內吹空調躲高溫,甚至有雄厚資本隨着氣候在各國移轉居住地。僅爲情境示意。 圖/ingimage

戴伯芬說,較無經濟顧慮者,可在室內吹空調躲高溫,再者如在全球流動的菁英,除了花錢改善居家設計,設法降溫外,也有雄厚資本隨着氣候在各國移轉居住地。

年齡也是影響因素。戴伯芬提及,高齡者身體狀況多,常患有多重疾病,在面對劇烈氣候變遷下,也是受衝擊對象。

節節攀升的高溫環境,從個人乃至政府都有責任,又該如何因應?楊明仁表示,政府要在公家單位帶頭推動綠建築,也有祭出顯者誘因,鼓勵民衆在自家屋頂種花種草。此外,力促車商研發更加省油環保的用車。

其次,他說,當日子熱到難以承受,就要犧牲部分行動自由,政府藉由公共政策引導民衆,減少開車往返市中心,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若民衆真有開車需求,就要自費較高的市區停車費,參考新加坡以價制量,或如北京推動車輛單雙號限行措施。

戴伯芬表示,從社會學視角來看,政府應檢討用電制度,用電大戶不單只是自身電費增加,對環境影響也造成更多外部成本,理應要求支付更高額的電價。

因應高溫環境,當前臺灣城市綠化程度仍低,她呼籲,營造友善的都市空間,如配植行道樹,發揮調節氣溫之效,讓行人、機車族在道路使用上更爲舒適,同時改善都市景觀。

(本文出自2024.07.06《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