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保衛院士

一位院士能爲高校帶來什麼?

撰文 | 鄭思芳

編輯 | 龔 正

2022年12月以來,至少有29位兩院院士相繼辭世。除了知名藥學家蔣華良終年57歲,這段時間離世的的兩院院士年齡均在86-102歲之間。

兩院院士代表着中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對許多重點高校來說,他們是學校的珍寶,影響着學校的科研能力、學科實力、全國排名以及資源分配等。但在院士的光環背後,他們也是一位位普通的老人。在這個冬天,許多高校行動起來,守護院士一起度過挑戰。

#01

一波又一波風暴中,院士受到關注

12月18日,網絡大V司馬南在社交平臺發文指,在與中科院院士、粒子物理、理論物理學家何祚庥的一次通話中,瞭解到其和老伴、理論物理學家慶成瑞感染新冠、症狀較重,但相關單位卻疏於照顧。該文發出後迅速引發大量關注。

19日,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在接受《北京日報》採訪時表示,上述傳言子虛烏有,中科院、以及相關所領導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關注何老夫婦身體狀況,並通過送藥及N95口罩等實際行動,表達對兩位老人的關切。

當日,司馬南再度發文指,相關部門及領導瞭解情況後,已第一時間派人致電瞭解情況,並上門幫助解決何老夫婦具體就醫問題。

同時他也貼出與何老夫人的對話截圖。截圖中,何老夫人批評司馬南“有點魯莽”,發文前沒有與兩位老人商量。

這一事件目前已經暫告一段落,但院士的健康動向已成爲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大衆從公開新聞中瞭解到,從去年12月起,已有不少德高望重的院士,接二連三離世。雖難以從訃告中判斷是否與時下的感染潮相關,但由於不少院士年事較高,難阻大衆關切。

據兩院官網,目前中國科學院(成立於1949年)、中國工程院(成立於1994年)全體院士名單各爲832人、931人,共計1763人。截至今年1月5日,各已故667人和295人,僅是去年12月至今,至少有29位院士離世,相當於2021年整年的離世院士人數。

在這些離世的院士中,年紀最輕的是著名藥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蔣華良,12月23日在上海逝世,終年57歲。

他曾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領導團隊進行研究,發現雙黃連口服液存在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成分。

據第一財經引述“多方知情人士”稱,蔣華良的病因與新冠無關,相關醫院結論爲“心臟驟停”。

#02

高校:和變化的形勢賽跑

受冬季氣候因素影響,以及面對一波接一波感染高峰的到來,患有慢性基礎病且體質相對較弱的老年人羣體,正在經受着考驗。

在榮耀的背後,院士們也是一位位普通的老人,也在和大衆一起經受着這次的衝擊波。

嚴峻形勢下,12月9日上午,清華大學在線召開了離退休教職工疫情防控專項工作會議,成立離退休教職工疫情防控專項工作協調小組、疫情防控救治綜合組、老同志意見徵詢組。

此後清華大學官微發佈題爲《把守護好老同志的生命健康作爲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的文章。

其中提到包括爲80歲以上老同志發放抗疫藥品物資包、加快推進老同志疫苗接種工作、強化老同志到校醫院就診取藥的服務保障、暢通新冠感染者救治渠道等多項舉措。

據北京大學離退休工作部消息,12月14日,北京大學召開了全校離退休工作系統線上工作會議,會議圍繞老同志取藥就醫保障、簽約家庭醫生工作開展、老年人疫苗接種、老同志入校政策調整等問題展開。

在保障就醫需求方面,其中提到,校醫院採取應急措施,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老同志入院渠道暢通。

除了北大清華,其他高校離退休老教授、老同志離世的消息也不斷傳出,高校在和不斷變化的形勢賽跑。

據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網消息,在“新十條”出來之前,負責藥物採購的校醫院提早謀劃,但籌備過程仍“一波多折”。尤其在採購解熱鎮痛類藥物方面,遇到購買渠道難找、採購藥物差點被截胡等困難。

直到12月16日,裝有抗原檢測試劑、抗病毒藥品、解熱鎮痛藥品、醫用外科口罩、次氯酸消毒液的防疫健康包,才得以被陸續送到6500多名離退休老同志的手上。

同天,中國石油大學在《關於做好2023年新年、春節期間走訪慰問離退休職工(老幹部)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鑑於目前國家疫情防控的政策和形勢,離退休老同志是疫情防控工作重點關注的羣體”。

12月30日,教育部網站公佈消息,指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日前已印發《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方案》要求高等學校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但對校內重點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開展核酸或抗原檢測。

《方案》還要求,學校要按照人口總數的15—20%動態儲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中藥、對症治療藥物和抗原檢測試劑,人口總數較多的學校可酌情增加。防疫物資要保有1周以上的儲備量。

#03

一位院士對高校意味着啥

“兩院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代表着中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

院士制度的形成,是一個國家科學體制化的標誌性產物,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並影響着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和科技水平,關係着國家科技發展的走向,與國家發展的核心利益密切相關。

能夠獲得兩院院士殊榮的,都是我國各條科研戰線的領軍人物。水稻專家袁隆平就是具有重大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而導彈之王錢學森、物理學家錢三強、數學奠基人錢偉長等皆爲中科院院士。

院士之於高校如若珍寶,理應加倍守護。他們也關係着高校發展的方方面面, 於現實層面更是備受重視。

據教育科學領域的研究者稱,院士對於高校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院士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校能獲得的科研項目的數量和質量,而項目關聯着經費的投入,這對科研體系的建設、科研設備的完善、科研人才的引入和發展都是決定性的。

第二,院士關係着論文,而論文在高校名次、相關職稱、學術稱號的評選、以及教育部學科評估中都佔有相當程度的權重。

第三,院士在諸多領域擁有話語權和優先權,能形成學科建設、學術研究上的良性循環。

在業內有一種說法是,院士是高校院系的航空母艦。一個院士撐起一個系,或一位院士就可以把所在專業排進全國前5名的案例不在少數;如果有兩位院士,基本上能把所在專業排到全國前3名;如果一個學院有三位或三位以上院士,該學院學系能進入全國頂流。

據各高校官網,目前清華大學擁有全職兩院院士達92人,是全職兩院院士最多的大學。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大學,全職兩院院士50人。之後依次是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和上海交大、浙江大學。

院士無疑也成爲了一種稀缺資源。時下,全國高校在與院士連動方面,正呈現許多新趨勢。

首先是院士校長越來越多,直接領導一所高校的發展。高校聘任院士當校長,主要目的是希望院士校長能夠推動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上起到引領作用,提升高校科技實力,吸引更多高水平、創新型的領軍人才。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2年就有10餘位院士出任高校校長。

2022年6月,北京大學發佈消息稱,中科院院士龔旗煌出任北京大學校長。12月,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各發布消息稱,中科院院士杜江峰、中科院院士張平文分別出任兩所高校的校長。

此外,還有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河南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深圳大學、重慶大學、鄭州大學、南昌大學也有相關宣佈。

在院士出任高校校長的相關活動儀式上,許多省市一把手都有出席,凸顯重視程度。比如在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的校長聘任儀式上,當地主要負責領導同志都有到場,爲新任校長頒發相關證書。

其次,一些高校還實現了書記校長“雙院士”頂配。

2022年9月,中科院院士譚鐵牛出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他與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均都曾於2013年當上中科院信息科學部院士。

2022年5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龍騰昇任北京理工大學新校長,而該校黨委書記張軍也是工程院院士,至此北京理工大學成爲繼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之後,第三所書記和校長均爲院士搭檔的高校。

此外,還有中國科學院大學、鄭州大學等也實現了書記校長雙院士配置。

再次,很多地方還積極與中科院或中國科學院大學合作,共辦高校或院士工作站,瞄準的重點之一就是中科院豐沛的院士資源、科研實力,地方希望院士能助推地方高等教育的發展。

據公開信息,目前中科院與地方政府共同建設的高校,就有2013年成立的上海科技大學、還在建設中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等。

此外還有一些高校通過積極建設院士工作站,來促進高校相關學科的發展。

2022年8月,上海師範大學就舉行了“院士工作站”揭牌暨中科院院士史生才聘任儀式。這是該校首個院士工作站,而史生才院士是國家天文領域的專家。

本來作爲師範類院校,受制於學科設置,一般很難引入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但上海師範大學在天文學科上具備一定積累和優勢。在聘任儀式上,相關負責人就表示,“史生才院士設立工作站,將推動學校本身天文學科的發展,推動長三角協作和上海科創建設,對我國整個亞毫米天文和探測領域的全面提升將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之外,院士還衍生出了獨特的院士經濟。

由於院士一般多是科學領域的專家,由院士所創辦、或由院士提供技術和科研力量支持的企業對不少高校而言,是一種經濟資源,其中還誕生了不少上市公司。本質是將院士才華變成財富的過程,這也吸引了高校、央企乃至地方政府的關注。

比如,以種業爲主營業務方向的隆平高科,背後就有袁隆平院士的貢獻;以嶺藥業,就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心血管病專家吳以嶺創建;致力於開發創新型分子靶向腫瘤免疫藥物的百濟神州,就是由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曉東和首席執行官歐雷強聯合創辦。

院士也活躍在央企領域。據國資委公佈的信息,2021年底中央企業擁有兩院院士241名,不管是促進產學研、還是高校與企業資源互補與互通,院士都發揮着重要作用。

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面牽線搭臺引進院士。目前,各地與“院士經濟”相關的政策包括院士專家工作站、院士引進及院士培養等三方面。在院士的技術引領下,各地都希望形成相關先進產業的集聚效應,搶佔地方產業發展制高點。

這種背景下,不難理解高校在這個冬天對院士高度關切的邏輯。

據中國科學院2018年發佈的數據,院士平均年齡爲73歲,80歲以上的院士佔全體院士的42%,顯示出高齡化特徵。

在殊榮背後,院士們也是一位位普通的老人,需要來自所在單位、乃至全社會的關心,一同度過這個充滿各種挑戰的冬季,共迎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