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將透過都市設計迎淨零 S廊帶等四大示範區出列

高雄亞灣特區內,由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興建的智慧科技大樓(高軟二期)模擬圖。圖/高雄都發局提供

高雄市政府爲了引導城市邁向淨零轉型,並配合今年6月3日公佈「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的目標,積極運用都市設計導入淨零與永續原則,以建構生活轉型的友善環境,營造高雄爲淨零韌性城市,並以S廊帶創新動能區、美術館和農16特區、東高雄生活發展區、以及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等四區,作爲推動示範區。

高雄都發局長吳文彥16日表示,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第19條具體指出,在進行城市規劃時,應秉持減緩與調適並重原則,推動淨零環境的實現,此一目標與都發局推動「都市設計審議制度」的理念不謀而合,例如都市設計審議時,特別關注遮蔭涼適的步行空間、綠色基盤設施、以及推廣低碳運輸系統等三大面,期望提升開發案的淨零友善措施。

他說,高雄市政府引導城市邁向淨零轉型,屬於全面性的,範圍適用全高雄市都市計劃區,並選擇半導體S廊帶創新動能區內的高雄大學特區和新材創新研發專區、美術館和農16特區、東高雄生活發展區的鳳山地區、以及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等四區,作爲推動示範區。

爲了提供良好的休憩步行環境,都審時會要求增加植栽綠化,營造樹蔭步道,鼓勵遮蔽設施降溫和設置街道傢俱等。例如美術館與農16地區,在都市設計基準內,對於綠化程度、樹種、喬木生長環境都有具體規範;而鳳山區華泰段LaLaport商場開發案,則是審議時,着重涼爽優質的步行環境,因此,結合大喬木、植栽、裝置藝術、立體花架整體營造人行環境。

此外,爲強化綠色基盤設施,推動設置綠色屋頂、太陽能光電板及滯洪設施等,如楠梓區藍田國小的工程案,設置100千瓦的光電貯能系統,維持校園至少8小時不斷電的目標,都市設計審議時,特別關注光電設施量體與整體校園景觀協調問題,以達到兼顧減碳與美觀目標。

在楠梓區油廠段的大樓新建工程中,都市設計基準規定開發案要呼應半屏山自然生態景觀,具體設置低衝擊開發設施,所以申請單位保留既有喬木羣,採用微滯洪下凹設計,增加自然入滲以提升保水性能,並設置生態池提供滯洪空間。

吳文彥指出,淨零城市的發展是未來城市空間規劃上的趨勢,身爲國內積極導入都市設計審議制度的先驅城市之一,高雄市的發展,以逐步朝向淨零的目標邁進,後續將持續精進都市設計審議制度,打造高雄成爲淨零永續的綠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