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公佈2025年十大技術趨勢:代理AI、機器人和虛假信息安全

IT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了2025年的十大技術趨勢,其中包括代理AI技術的興起、對虛假信息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的需求、以及可以遵循人類指令的多功能機器人。

Gartner最大膽的一些預測包括,到2028年至少有15%的日常工作決策將通過代理AI自主做出,而今年這一比例是0%。

AI代理的興起,將需要AI治理方面的完善和需要新技術以打擊虛假信息。

Gartner副總裁、分析師Jasleen Kaur Sindhu表示:“當您使用銀行的移動應用或者網站時,AI通常被用於欺詐檢測、貸款審批和個性化財務建議等功能。AI治理平臺可以幫助銀行確保這些系統公平地、合乎道德地做出決策,保護數據並遵守法規。”

到2028年,50%的企業將採用專門針對虛假信息安全用例的產品、服務或功能,而2024年這一比例還不到5%。

此外Gartner預測,在未來四年內,使用AI治理平臺的企業將比競爭對手獲得高30%的客戶信任評級和高25%的監管合規分數。

Gartner新發布的2025年頂級戰略技術趨勢報告中,其他主要趨勢還包括空間計算和量子計算,以及多功能機器人的興起。

到2030年,80%的人類將每天與智能機器人互動,而目前這一比例還不到10%。Gartner傑出副總裁、分析師Bill Ray表示:“與人類合作的機器人必須能夠在爲人類設計的環境中工作,而並不一定需要人類的形態:最成功的多功能機器人不會複製人類的形態——它們會對其進行改進。”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Gartner 2025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以及每個類別的熱門用例。

1、代理AI

代理AI是一個旨在獨立做出決策並採取行動實現特定目標的軟件。代理AI之所以流行,是因爲它能夠自主採取行動,幫助CIO實現他們對生成式AI的願景,從而提高生產力。

代理AI將各種AI技術與記憶、規劃、感知環境、使用工具和遵循安全準則等功能相結合,以自行執行任務以達到目標。

Gartner高級總監分析師Tom Coshow在報告中表示:“長期以來,組織一直希望促進高績效的團隊、改善跨職能協作、協調解決團隊網絡中的問題。代理AI有潛力成爲一個非常稱職的隊友,通過爲人類隊友提供關於那些通常看不到的衍生事件的洞察。”

用例:

通過使用數據分析在每一步做出高度計算的決策,實現客戶體驗自動化。

通過自然語言使員工能夠開發和管理更復雜的技術項目。

2、AI治理平臺

AI治理平臺通過確保以負責任的、合乎道德的方式使用AI系統,從而幫助管理和控制AI系統。隨着這種平臺在更多領域得到使用,尤其是在監管嚴格的行業,AI治理將成爲一大趨勢。

這些平臺使IT領導者能夠確保AI是可靠的、透明的、公平的和負責任的,同時還符合安全和道德標準。

Gartner表示,到2028年使用AI治理平臺的企業將比競爭對手獲得高30%的客戶信任評級和高25%的監管合規分數。

Gartner副總裁、分析師Jasleen Kaur Sindhu表示“當您使用銀行的移動應用或網站時,AI通常會支持欺詐檢測、貸款審批和個性化財務建議等功能。AI治理平臺可以幫助銀行確保這些系統公平且合乎道德地做出決策,保護數據並遵守法規。”

用例:

評估AI系統可以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和危害,包括偏見、侵犯隱私和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通過模型治理流程指導AI模型,確保在模型生命週期內遵循所有適當的門檻和控制。

3、虛假信息安全

虛假信息網絡安全被定義爲旨在幫助識別可信任內容的安全解決方案,目標是創建系統以確保信息準確、驗證真實性、防止冒充和監控有害內容傳播。

Gartner高級主管分析師Dan Ayoub表示:“假設一名員工收到一封看似來自公司CEO的電子郵件,要求提供敏感信息或授權進行金融交易,虛假信息安全工具會分析電子郵件的內容、元數據和來源,以檢測是否有冒充或欺詐的跡象,並在必要時自動隔離電子郵件、提醒員工並通知IT安全部門。”

Gartner表示,到2028年50%的企業將採用專門針對虛假信息安全用例的產品、服務或功能,而2024年這一比例還不到5%。

用例:

對通過大衆媒體或社交媒體傳播的內容進行情報監控,例如針對高管領導團隊、產品、服務或品牌的內容。

防止冒充與組織有業務往來的個人,包括員工、承包商、供應商和客戶。

4、後量子密碼學

後量子密碼學(PQC)是指旨在抵禦量子計算機帶來的潛在威脅的加密方法。

Gartner副總裁、分析師Mark Horvath表示:“當員工發送包含了財務數據、客戶信息或知識產權的敏感電子郵件時,PQC算法可用於加密這些通信。即使攻擊者現在攔截了數據,他們也無法在未來解密,即使量子計算機變得足夠強大,可以打破當前的加密標準。”

Gartner表示,量子計算將很快成爲現實,預計會讓傳統加密方法過時,對數據安全構成重大風險。

Gardner表示,犯罪分子已經預見到了這種轉變,採取了“先收集,後解密”等策略,他們竊取加密數據,期望最終能夠使用量子技術進行解密。

用例:

保護寶貴的知識產權免受網絡威脅(包括未來的量子攻擊),確保競爭對手或黑客無法解密機密信息。

確保加密消息、合同和運營數據不會被量子驅動的對手攔截或解密。

5、環境隱形智能

環境隱形智能是指廣泛地使用小型低成本標籤和傳感器來跟蹤各種物體和環境的位置和狀態。

這些信息被髮送到雲端進行分析和記錄,這些技術將被內置到日常物品中,通常用戶不會注意到它們。

環境隱形智能之所以流行,是因爲它提供了對組織和供應鏈有價值的實時可見性,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可見性可能會擴展到更廣泛的生態系統。

Gartner傑出副總裁、分析師Nick Jones表示:“在製造業中,組件和機械可以與管理系統進行通信,提供有關維護需求、庫存水平或使用模式的更新,這種可見性有助於優化供應鏈,防止設備停機並自動重新訂購。”

用例:

在零售環境中,根據客戶行爲自動調整照明、音樂和產品推薦。

在醫療行業,無需可穿戴設備即可持續監測患者,從而實現對緊急情況的實時響應。

6、節能計算

節能計算是指以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消耗和碳足跡的方式設計和運行計算機、數據中心和其他數字系統。

Gartner表示,可持續性現在是董事會關注的重點。

“想象一下,一座智能的辦公樓,節能計算融入到了日常運營的各個方面。物聯網傳感器會跟蹤佔用情況,根據實際需求實時調整照明、暖通空調和設備使用情況,從而大幅節省成本並減少碳足跡,”Jones說道。

雖然傳統的處理改進已經達到極限,但GPU、神經形態計算和量子計算等新計算技術有望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實現大幅度的節能收益。

用例:

通過降低服務器和冷卻系統的功耗來降低數據中心成本。

使用智能電源管理系統來降低整個辦公網絡的功耗。

7、混合計算

混合計算結合了各種技術(例如CPU、GPU、邊緣設備、量子和光子系統)來解決複雜的計算問題,創建了一個可以利用每種技術優勢的混合環境。

“想象一下:一個組織可能在本地服務器上運行核心的敏感應用(出於安全和控制考慮),同時利用雲執行高性能任務,如數據分析、AI或者備份存儲。這種混合的方式讓企業能夠高效擴展、優化成本並保持靈活性,”Gartner副總裁、分析師Soyeb Barot說道。

混合計算使企業能夠利用生物計算、神經形態和量子系統等新技術來產生顛覆性影響,其中生成式AI是一個關鍵的例子,可以解決複雜問題需要大規模的高級計算、網絡和存儲。

用例:

經濟高效的可擴展性:出於安全原因將關鍵工作負載保留在內部,同時使用雲來應對繁忙季節的峰值負載。

增強數據安全性和合規性:將敏感數據存儲在本地,滿足嚴格的數據隱私法規,同時使用雲進行不太敏感的操作或分析。

加速創新和發展:利用基於雲的開發工具,同時維護安全的本地生產環境。

8、空間計算

空間計算通過將數字內容錨定在現實世界中來增強物理世界,使用戶能夠以身臨其境、逼真和直觀的體驗與之互動。

由於增強現實(AR)和AI技術的進步,空間計算正在成爲一種趨勢,可在遊戲、醫療和電子商務領域實現沉浸式的數字環境。隨着Nvidia和高通等大企業建立了生態系統,預計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100億美元增長到2033年的17000億美元。

Gartner副總裁、分析師Marty Resnick表示:“使用空間計算,企業就可以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創建物理資產的實時3D數字副本,這是一種沉浸式的方式來監控和優化性能、預測維護需求和測試場景,而不會中斷日常運營。”

到2028年,20%的人將每週獲得一次沉浸式的體驗,體驗持續錨定的地理定位內容,而2023年這一比例還不到1%。

用例:

爲員工培訓創建逼真的模擬,以模擬動手學習,降低培訓成本和風險,同時提高技能獲取和保留率。

使用交互式虛擬助手引導商店並做出購買決策,以改善購物體驗,提高參與度和銷售額。

9、多功能機器人

多功能機器人是一種可以按照人類指令或示例執行多項任務的機器。

由於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倉儲和製造等行業對提高投資回報率的需求,多功能機器人正在成爲一種趨勢。

到2030年,80%的人類每天都會和智能機器人進行互動,而目前這一比例還不到10%。

Gartner傑出副總裁、分析師Bill Ray表示:“與人類合作的機器人必須能夠在爲人類設計的環境中工作,它並不一定需要人類的形態:最成功的多功能機器人不會複製人類的形態——它們會對其進行改進。”

用例:

在現場服務中,檢查設備、執行日常維護和在偏遠或危險環境中修復故障。

在醫療領域提供協助,執行各種任務,包括運送醫療用品、協助患者移動甚至消毒空間。

10、神經增強

神經增強是使用讀取和解碼大腦活動並可選擇寫入大腦的技術來提高人類認知能力的過程。由於它有可能實現大腦透明,從而徹底改變醫療,因此這種趨勢正在興起。

到2030年,60%的IT工作者將通過雙向腦機接口(僱主提供和自費方式)等技術獲得增強並依賴於這些技術,2024年這一技術趨勢不斷崛起。

Gartner高級總監、分析師Sylvain Fabre表示:“想象一下,通過腦機接口在兩分鐘內完成一次工作面試,神經增強使組織能夠了解一個人的感受。它還可以向大腦輸入一些信息,以刺激員工更加放鬆或更加專注,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能力會不斷髮展,但現有的解決方案可以讓您今天就佔據優勢。”

用例:

實時地爲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材料。

將實習外科醫生的住院醫師實習期縮短整整一年。

通過神經數據發現可以與之和諧相處的同事,改善招聘和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