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 智慧養老成人才培養新方向

4月18日,2024年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對接會在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舉辦。北京商報記者在現場瞭解到,目前,北京養老人才市場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最大的需求仍集中在護理師等一線崗位。多所院校老師均表示,養老相關專業學生“畢業即就業”,就業相對容易。爲打破人才供需的不平衡,已有企業與院校展開合作,在企業內開設課程,針對性地培養員工養老服務技能。從人才培養趨勢來看,智慧養老成爲近幾年院校培養人才的主要方向,通過數字化的相關課程,讓學生掌握更多適配當前養老產業發展的新技能。

養老人才“畢業即就業”

作爲難得的養老領域校企合作對接會,本次活動共吸引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等八地的20餘家職業院校代表和北京市的40餘家養老服務企業代表參會,其中,10家單位現場進行了項目推介,32家單位在現場合作簽約。

作爲本次參會院校之一,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智慧康養專業教師李晶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參與此次對接會的既有企業也有學校和學生,能夠讓三方進行充分交流。在此之前,涉及養老領域招聘的“雙選會”多是在各所學校內部舉辦,資源相對有限。

李晶介紹,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將有求職意願的學生帶到了對接會現場,滿足學生現場求職需要。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研室主任屈冠銀也表示,截至目前,自己所在專業的大部分學生已經確定了就業去向。對比前幾年的招生情況來看,學校的招生規模也有所擴大。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北京市共有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約3.2萬人,其中,養老護理員約1.6萬人。據相關院校老師介紹,以養老護理員爲代表的一線崗位也是養老專業學生畢業後的首要選擇。從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可在首次就業後的1—3年間完成升職轉崗。

校企合作彌補人才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北京市已有超萬人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規模,但對比當前北京市的老年人數量,仍略顯不足。針對這一現實情況,養老服務機構從專業院校招聘人才的同時,也開始在企業內部自主培養人才,滿足服務需求。

北京福壽康市場總監趙文強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透露,福壽康已計劃在北京成立養老護理人才培訓學校,通過和院校合作,進行醫療護理和養老護理人才培訓,預計培養規模在每年1萬人左右,並開展相關認證培訓。

趙文強表示,福壽康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有養老業務。目前,公司計劃將北京的人才培養輻射到全國,推廣員工在北京接受培訓,在呼和浩特、昆明等地分公司工作的模式。趙文強稱,從近兩年的工作來看,養老服務機構對人才最大的需求仍集中在一線崗位,包括養老護理員、養老照護師、護士等。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生小裴即將在今年6月畢業,她的職業規劃就是進入養老服務機構成爲一名一線護理員。“在養老機構裡,護理員一般都是最核心的崗位,我希望從一線幹起,如果能力足夠的話,逐步晉升爲護理長、護理主管等。”在小裴看來,養老領域屬於朝陽產業,就業前景比較廣闊,自己專業對口,會更優先選擇在本行業發展。

數字化培養加速

隨着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高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也日益增長。由此,更新人才的培養方式和課程內容,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成爲關鍵。

從現有的院校實踐來看,在專業設置上,曾經單一的養老服務專業正向智慧化和數字化發展。屈冠銀表示,爲緊跟當下新出現的養老服務需求和數字化崗位,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在學生的基礎課程中融入了數字化和智慧化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掌握相關技能。

在李晶看來,近年來養老相關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院校對人才的培養也要提速。爲貼合企業和市場對人才的需要,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新增了名爲“健康養老大數據應用”的專業基礎課,培養學生必需技能。同時,該學院還對專業實訓室建設進行了升級,模擬北京市的區級養老服務中心。

校企共建培養人才、數字化促進專業轉型……在院校和企業的實踐之外,北京市養老服務事務中心副主任職嘉男表示,北京將對養老行業人才增量擴容,同時開展更多技能培訓及技能認定工作。

據悉,爲向企業和養老領域求職人才提供更多溝通機會,對接會當天,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線上春招會也在線上啓動。春招會期間,北京市數百家養老服務企業將陸續在北京養老服務網上發佈近3000個用工崗位,涵蓋養老護理、康復治療、心理諮詢、養老經營管理等。

北京商報記者 趙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