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社評丨整治培訓亂象,推動新職業健康有序發展

工人日報—中工網評論員 郭振綱

讓勞動者在新職業就業市場中安心發展,讓新職業既成爲就業市場的“寵兒”,又能發揮助推經濟發展新引擎的功能,任重道遠,需要方方面面持續努力。

據12月9日《工人日報》報道,今年7月,人社部等3部門聯合發佈了網絡主播等19個新職業。《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12月,職業主播數量已達1508萬人,主要短視頻平臺日均短視頻更新量近8000萬,日直播場次超350萬場。直播帶貨的火熱,激起了不少人成爲網絡主播的熱情。不少培訓機構紛紛開班,但有的實操性不強、只賣“教材”,有的培訓課層層開班、套路深,有的甚至可能暗藏騙局。

當主播、當網紅,確實是不少人的從業意願和選擇,也因此,相關的培訓不愁“客源”。問題是,這些培訓靠譜嗎?能學到真本事嗎?從上述報道來看,不少培訓班的宣傳似是而非,課程內容大多中看不中用,一些人不僅沒有學到有用實用的技能,還付出了不菲的財力和時間等成本。如此職業培訓,既擾亂了培訓市場的正常秩序,也給新職業發展添了堵。

近年來,隨着新業態、新職業的涌現,一些培訓機構也盯上這塊“蛋糕”,不時套路勞動者。只要參加培訓就可以“保過”、只要交錢購買各種“攻略”就可以輕鬆拿證,類似披着“光鮮外衣”的所謂技能類培訓,實際上扭曲了技能培訓的本義,一些不法培訓機構甚至將其異化成了獲取非法利益的工具。

當前,各種各樣的新職業方興未艾,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不斷擴容,網絡直播、調飲師、易貨師、電子競技員、桌遊教練……多維度、多元化的新職業,爲勞動者提供了更廣闊的就業舞臺,也創造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這些新職業對於大多數勞動者而言都是陌生的、新鮮的,不是想進就能進的,而是需要經過相應的培訓才能勝任。這本是職業培訓市場發展的重大機遇和利好,也符合通過開展多層次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勞動者技能的要求。遺憾的是,一些培訓機構走偏了方向,不僅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成了新職業發展的一塊“絆腳石”。而且,有些亂象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

這些亂象某種角度上揭示了新職業發展存在的短板。比如,不斷髮展壯大的新職業急需適合的勞動者,但勞動力市場的供給無法跟上,由此導致不少新職業求人倍率一直高企不下;一些勞動者儘管選擇了新職業的“風口”和“賽道”,但對自身職業發展往往缺乏長遠規劃,短期行爲現象突出,自身技能無法適應新職業的需求;一些培訓機構只看到了新職業發展的巨大前景,但並不具備培訓出高素質、高技能的新職業從業者的能力,等等。這些原因的疊加,導致一些新職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呈現“散養”、盲目、無序的態勢。沒有多少技能儲備的勞動者紛紛擠入新職業,顯然不是好現象。

毫無疑問,新職業的發展需要更多技能、本領過硬的從業者。但現實是,一些用人單位往往“重用不重培訓”,一些培訓機構容易急功近利,缺乏開展長期的、有競爭力培訓的動力。這實際上對有關職能部門的積極引導和作爲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要規範培訓市場秩序,開展有針對性的清理整治行動;要及時建立起成熟的行業標準和培訓體系,爲新職業劃定准入門檻,明確資質要求、紅線底線等;要推動高職院校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同時注意培育優質培訓機構,在經營培訓場地、教學師資等軟硬件設施方面設置一定標準和條件,等等。

讓勞動者在新職業就業市場中安心發展,讓新職業既成爲就業市場的“寵兒”、又能發揮助推經濟發展新引擎的功能,任重道遠,需要方方面面持續努力。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