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小屋提升城市溫度
在繁華喧囂的上海靜安區,有一處特別的角落,雖不起眼,卻以獨有的關懷,成爲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就是當地芷江西路街道近日推出的“屋裡廂”共享小屋,一個集便民服務、人文關懷與社區治理創新於一體的新型公共設施。它不僅爲戶外工作者提供了急需的休憩場所,也爲社區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溫馨與便利。
設立共享小屋爲居民羣衆解決不時之需和燃眉之急,是一項“實打實”的便民之舉、暖心之舉,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設計,充分彰顯了大城市的溫度和人文情懷。共享小屋配備了消防滅火器、飲用水、醫療急救包、清潔用品、雨傘等物資,這些物品看似簡單,在關鍵時刻卻能爲戶外工作者和居民提供重要的幫助。
共享小屋的成功運營,離不開科學的管理和維護機制。這些共享小屋由芷江西路街道“交通街區微網格”治理聯盟中的6家沿街商鋪共同承包、協同管理,負責日常維護與物資補充。這種管理模式不僅充分發揮了商鋪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還增強了商鋪與社區之間的聯繫和互動。共享小屋配有專門的志願管理員,不僅負責物資的管理和分發,還通過志願服務傳遞愛心。在日常維護方面,共享小屋也做到了及時修復設施、補充物資。這種高效的管理和維護機制,確保了共享小屋能夠持續提供優質服務。
共享小屋的成功並非偶然,它的背後是運營者對社區治理現代化的深入思考和積極探索。通過整合商鋪資源、共同管理、協同服務,不僅提高了服務質量,還將社區人員凝聚在一起,是社區治理和服務的創新。這種治理模式爲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即通過政府引導、社區參與和社會支持的方式,提升城市的服務質量和居民的幸福感。
共享小屋項目提供了一個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樣本,城市管理者通過持續關注市民的實際需求,更加深入地瞭解城市居民的生活狀態和需求變化,從而制定更加精準、有效的政策措施。同時,引入社區黨員和商鋪等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可以激發社區活力,增強社區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不過,共享小屋的發展也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隨着城市規模擴大和人口增長,對共享小屋的需求相應增加;另一方面,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共享小屋的服務內容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設共享小屋,需要緊跟時代的腳步。一是持續擴大覆蓋面和數量,以滿足更多人的需求;二是不斷提升服務內容和質量,引入更多智能化、便捷化的設施和服務項目;三是加強交流與合作,借鑑先進經驗和技術手段,持續推動共享小屋創新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唐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