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博士那奇:掛職夏村第一書記的這一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渺 通訊員 張愛秀)“感謝北京理工大學的老師和學長們能夠給我們這樣寶貴的學習機會!”在北京市房山區石樓鎮夏村,石樓中學一名初一學生在“科技之光,點亮夢想”主題科普活動上,發言感謝了北京理工大學掛職幹部、夏村第一書記那奇。
據瞭解,夏村村域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5300人,在“23·7”特大暴雨災害中受損嚴重。2024年1月,依託北京市首次從部屬高校選派第一書記的契機,北京理工大學的那奇積極響應學校助力北京市新一輪“百千工程”的號召,走進了夏村。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更新百度百科入手,給夏村打造一張嶄新的“網絡名片”。
那奇反覆覈對每一項數據、每一段描述,力求將最真實、最美麗的夏村展現給世人。歷時一週,夏村的新名片呈現在網絡世界中,夏村的更多地標也出現在地圖導航軟件中。
那奇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夏村年會人員不足。爲此,那奇放棄了休假,全力投入到年會中。他憑藉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調配村幹部和保安人員進行交通疏導。最終,夏村不僅被納入了2024年全國春節“村晚”示範展示點,還成爲了房山區春節活動啓動儀式、元宵節踩街表演的舉辦地。2024年的正月初一,當看到近5萬人來到夏村年會的統計數據,那奇忍不住感慨:“再苦再累,值了!”
作爲一位工學博士,那奇還試着挑起了數字鄉村建設的大梁。
他廣泛開展調研,密切協同鎮政府,在通用模板的基礎上爲夏村定製了大量個性化功能。他還協助村兩委建立了網格員、村民積分等制度,讓村民真正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他組織村幹部學習辦公軟件,讓他們更加熟練地開展工作,效率和準確度大大提升。
在處理接訴即辦工作中,那奇與村兩委共同研究解決途徑,形成了一套切合實際的“夏村辦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夏村接訴即辦數量較上年度大幅減少,村民的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那奇還想爲鄉村的孩子們做些什麼。他爲石樓鎮“牽線搭橋”,與北理工就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科學知識走進中小學課堂進行了實質性對接。他還組織石樓鎮4所小學的學生,到北理工觀摩大學生科創競賽,參觀國防文化主題廣場,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科技報國的種子。
藉助北理工的科研優勢,那奇經常向學校專家請教,對夏村夜市在優化佈局、健全責任體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合理的建議,並撰寫上報了多篇文字材料。依託首都大學生“揭榜掛帥”項目,他組織北理工經濟學專業學生來村調研,爲夏村夜市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思路。
此外,那奇還將夏村草莓番茄、水果黃瓜等優質綠色農產品引入北理工校園,推向了高校師生這一龐大的消費羣體,搭建了高效長效的社羣團購橋樑。
那奇提到,黨建是鄉村治理的基石,只有建強村黨組織,才能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在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方面,那奇嚴格要求,規範組織程序和文字材料,形成了一套便於操作的體系化模板。
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是那奇的重點工作之一。他組織夏村黨總支“傳承延安精神,積蓄奮進力量”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們走進北理工校史館、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感受紅色基因鑄魂育人的氛圍,堅定理想信念、開闊科技視野。那奇還將學習黨紀處分條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夏村發展實際相結合,多次向黨員幹部講授專題黨課。在他的努力下,黨員幹部們更加團結一心,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顯著增強。
爲充分激發黨建活力,那奇還促成了北理工德理黨支部與夏村黨總支開展“紅色1+1”共建。夏村提升了治理水平、推動了文化發展,大學生則在基層實踐中鍛鍊真才實學。那奇帶領學生們精心製作的《夏村2023年抗洪救災紀錄片》,展現了夏村人民在災難面前的堅韌與勇敢。
一年來,他協助村兩委培養了6名積極分子和後備幹部,爲黨組織的長遠發展儲備了堅實力量。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