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70億的明星獨角獸被“搶”到香港了

香港正在加速搶企業。

本月初,時值香港迴歸27週年之際,香港科技園與11家先進製造策略夥伴企業舉行簽署儀式,這11家企業計劃在香港科學園或創新園建立研發中心、運營及生產基地等項目,合作總投資額達140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11家企業中,一家初創公司——普渡科技引起了我的關注,作爲一家機器人行業的明星獨角獸,它此次宣佈,將在香港成立全球研發中心與國際運營總部。

與此同時,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公佈《有關香港推行公司遷冊制度建議諮詢總結及立法建議》。

該建議通過放寬財務報表規定、延長撤銷註冊期限、保留公司名稱和商業登記號碼、簡化公司成員同意的要求及確保金融機構妥善規管等方式,爲外地公司遷入香港提供便利;並建議香港特區政府爲遷入公司提供單邊“退出稅”抵免,以消除雙重課稅。

百度百科上,香港的定位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航運中心、創新科技中心。金融、貿易作爲香港的立身之本,認可度沒得說,再加上近期一系列針對科技創新的利好政策、大手筆投資,以及明星企業的“用腳投票”,香港是決心要戴正“創新科技中心”這頂帽子了。

當下全國地方招商競爭越來越激烈,像前幾天投中網的稿件《誰是招商卷王》中提到,2019到2023年間,313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遷入江蘇,比第二名到第五名省份的總和還多。能有這樣的成績,自然離不開江蘇大手筆給人、給錢、給地、給政策。

一家融到D輪的普渡科技將全球總部設在香港,意味着作爲中國面向世界的窗口之一,只要政策到位,香港的吸引力依然不小。結合前面提到香港的一系列措施,不得不說,香港招商也開始捲起來了。而且,擺在科技企業面前的選擇越來越多,總歸也不是壞事。

融了10輪,估值70億

2016年普渡科技在深圳成立,早期以研發餐飲配送機器人起步。

在其成立初期,國內第一批商用服務機器人正在集中涌現,並獲得了大量的融資。一個明顯的信號是在2017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展廳中就曾涌現出數十款不同種類的服務機器人,其熱度完全不亞於當下的具身智能。

後來,伴隨着疫情的爆發,大量“無接觸、無人化”需求爆發,機器人在配送、消殺等應用場景的剛需作用明顯,商用服務機器人行業再次迎來發展高峰。

在此過程中,普渡科技也完成了自己多元化產品矩陣的佈局,包括配送機器人,樓宇機器人,清潔機器人,消毒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和立式智能洗地機,這些不僅覆蓋了商用服務、專業清潔和工業配送等核心領域,而且其產品全球出貨量已經達到近8萬臺,成爲全球出貨量最高的服務機器人企業之一 。

近期具身機器人又掀起了新一輪熱潮,普渡科技也積極參與其中,並提出了“類人形”概念,根據普渡科技的設想,“專用型機器人、類人形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三種形態將共用構成服務機器人的未來行業生態。” 可見,普渡科技的成長軌跡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商用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的縮影。

當然,普渡科技能夠迅速完成多元化產品矩陣佈局,不斷拓寬業務領域,離不開資本的助力。

據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普渡科技完成10輪融資,其中美團和紅杉中國都是連投三輪的股東,除此之外,騰訊、粵港澳發展基金、普華資本等也都在股東之列。

其最新一輪融資C4輪是在去年5月完成的,由閱度資本獨家投資,此輪融資後,普渡科技投後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成爲了新晉獨角獸。

搶企業,搶人才,香港招商卷瘋了

毫無疑問,像普渡科技這樣的細分行業龍頭,一直都是各地招商頗爲青睞的目標,那麼爲何普渡科技選擇將全球研發中心設到香港,恐怕除了區位優勢外,香港給出的條件也相當誘人。

雖然近年來,我們一直在談論內地對招商的重視,但從一系列政策和動作來看,香港也不失爲招商最積極的地方之一。

這種緊迫感來源於香港此前多年在科創領域的缺位。比如在“亞洲四小龍”中,香港是唯一沒有高科技和高增值產業作爲經濟支柱之一的經濟體。其與21世紀的最大經濟變量“互聯網”和“科技”幾乎絕緣。

正是如此,發展科創產業成爲每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目標。2022年4月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更是在公佈的政綱中提出:“無創科無未來。”

也是從2022年起,香港掀起了一場自上而下的科創潮,政府引導、VC/PE、大公司一呼百應鼎力支持。

如今,香港創業氣氛漸濃。

一方面,爲打造國際科創中心,香港成立了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並管理在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新成立的共同投資基金。

具體來看,香港增長組合基金規模220億港元,大灣區投資基金50億港元,策略性創科基金50億港元,共同投資基金300億港元。

其中,策略性創科基金主要用於投資對香港具有戰略價值的科技企業級項目,大灣區投資基金則在灣區範圍內,投資能爲香港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科創企業,共同投資基金則主要用於吸引企業來港投資和發展。

與此同時,香港高校基金也在發力。近日,香港科技大學宣佈,將投放5億港元成立一支創新創業基金,並吸納市場投資夥伴,與港科大共同創立價值達20億港元的風險投資基金,以支持港科大初創企的發展。

在在港科大設立創新創業基金之前,香港大學也加入了股權投資市場。今年1月,東莞清水灣二期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新增多名股東,其中包含香港大學,出資金額達到7000萬元。

另一方面,2022年底,香港發佈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該《藍圖》提出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強調以信息化帶動,實現跨越式發展,並能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此外,未來香港將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產業的發展,並針對性主要發展晶片和新能源汽車兩大領域。

在人才引進方面,港府將加大力度招募非本地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人員,並逐步增加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學額數目,同時逐步放寬超額收生上限。不僅如此,特區政府將擴大其內地辦事處和海外經貿辦的職能,17個辦事處會設立“招商引才專組”,主動接觸目標企業和人才,聯繫世界百強大學,推廣各項計劃。

再有,初創企業一直是香港痛點之一。

所以在這股科創潮下,香港也在加速“搶”企業,加大力度引進內地和海外高潛力的科技企業落戶。《施政報告》提出設置“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香港獨角獸企業僅12家;截至2021年底,初創企業僅3755家。《藍圖》提出,未來五年要達到18家獨角獸和約5000家初創企業,未來十年則達到30家和約7000家。

爲了培養香港基因獨角獸,科技園公司近來頻繁接觸VC/PE,爲有潛力的科創企業尋找“金主”。

“我們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去做這個事,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用我們自己的投資基金去投,第二部分就是幫助園區的公司找投資者。比如像德勤入駐園區,他們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帶投資機構過來談項目,跟有需要的公司進行對接。”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稱。

從金融中心到科創中心

在搶企業、搶人才上的持續發力,也讓香港開始逐漸看到了效果。

據悉,從2017年到2022年,香港特區政府史無前例地投入1500億港元資金,不斷優化創新科技環境,研發人員增加到超3.6萬人,初創企業增加到約4000家。

最新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香港成功吸引超過100家創科企業,涵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先進製造、新能源和生命健康科技等領域。這些企業多數已在港註冊或落戶,部分正準備遷入。

而這對於十年前的香港來說,是不能想象的。

作爲國際知名金融中心之一,在過去多年間,香港主要以資源型、金融型等傳統行業作爲主要產業支撐。自然而然地,很多香港年輕人選擇去讀商科、金融,缺乏冒險精神,總覺得創新是“少數人的遊戲”。

“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這是香港早年間流傳的一句話,大意是說誰沾手高科技行業,誰就吃虧;誰從事低科技行業,反而盈利。

在這種價值觀下,香港的科技創新氛圍是非常保守的。幾年前,香港幾乎沒有私營的創業工作坊和科技研究工作室。

轉折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創新及科技局和香港科學院先後成立,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香港設立全球第一個海外修復醫學研究中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也宣佈在香港成立首個海外創新中心。

緊接着在2016年,根據年度施政報告,香港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有關科技研發、創業支援等政策,包括總額達47億港元的創科創投基金。同時,業界也在香港推出多個扶植初創企業的投資計劃,包括阿里巴巴集團的10億港元“香港創業者基金”、中國內地創新平臺“硬蛋”的4億港元“硬蛋IoT基金”等。

其實從創科產業鏈來看,香港在上游具有明顯優勢,比如香港現在擁有4所世界排名100強的大學,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8所與世界級科研機構合作的實驗室,相對而言,珠三角並沒有世界排名100強的大學,整個廣東省也僅有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揮科技創新中心的角色。

但是在中游成果轉化和下游商業化應用則遠遠落後。“香港基礎研究一直比較強,已經滿足創新從0到1的研發階段。在1到10的初步生產階段,我們也建了高級製造中心。”上一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爲,創新最終肯定還是要進入市場,要大量生產。這個從10到1000乃至10000的階段肯定不單純靠香港,必須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聯動起來。

與此同時,香港在科創上其他問題也很突出,就是地價、房租貴,“產學研”結合的過程中,房租、人工等高昂成本可能隨時壓垮創業者。除此之外,此前科技人才在本地很難找不到合適工作,若不創業、不出國、不去內地發展,就只能轉行。

與之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如今內地科技人才奔向香港尋求創業機會已成爲一股熱潮。無論是當地科技園區對初創項目較低門檻的資金支持計劃,還是香港特區政府對優秀人才落戶政策的優化,在內地創業環境階段性遇冷的時點,都顯示出吸引力。

可見,當下的香港雖不能說完成了到全球科創中心的轉身,但也已經打破此前的作爲金融中心的固有印象,並持續向科研發力,出臺了一攬子扶持政策。比如,通過“產學研1+”計劃,政府拿出一部分錢來鼓勵大學將科研成果轉化落地;設立100億港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