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頭戰役據點「嚨口堡」恐拆除 金門縣府承諾研議保護

金門縣金寧鄉嚨口村的「嚨口堡」,又稱103據點,是1949年古寧頭戰役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防禦工事,其地下碉堡設計與戰略位置極具歷史價值。圖/讀者提供

金門縣金寧鄉嚨口村的「嚨口堡」,又稱103據點,是1949年古寧頭戰役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防禦工事,也是這場戰役的第一戰。金門縣議員董森堡今在縣議會總質詢時指出,縣府對這些軍事遺址的保護措施不足,嚨口堡可能面臨拆除命運,呼籲縣府應將其納入文化資產範疇予以保存。金門縣長陳福海說,會擇日會勘,朝登錄文化資產方向規劃。

董森堡指出,國防部與縣府近期才擴大慶祝古寧頭戰役75週年,但其實古寧頭戰役的第一戰是發生在嚨口,他認爲包括第一戰跟決戰點都應該被保存;他說,嚨口堡表面看不出特殊之處,是因爲它是地下碉堡,當初陣地部署就是爲登陸作戰設計,纔能有效迎擊共軍,隨着軍事設施退役,嚨口堡逐漸被忽視,並可能因碉堡移交政策而被拆除。

董森堡表示,嚨口堡看似不起眼,但其地下碉堡設計與戰略位置極具歷史價值。他批評縣府未依輕重緩急盤整軍事遺址,導致這些具有功名的碉堡恐淪爲塵土,相當可惜。他建議縣長陳福海與文化局長呂坤和親赴現場勘察,審慎評估保存的必要性。

對此,陳福海迴應,嚨口堡具保存價值,背後故事應被世人知曉,他將擇日與文化局現場實勘,朝向登錄文化資產的可能性。

董森堡也提到,嚨口堡據點中只有2處私人土地,其實可以用交換土地的方法來處理,他說,金門很多據點是私有地,建議縣府參考連江縣的作法,未來如有營區釋出,縣府應先全部撥用,才能在有保存或活化規劃時,以利資源調度,以及保持營區完整性。

據瞭解,嚨口堡的建設起源於金門防衛司令官馬安瀾的指導,根據當時的戰爭需求,嚨口堡於1958年10月10日重新整建,並於次年完成。該堡的設計以原有設施爲基礎,通過坑道連通四周,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達到相互支援、制敵的目的。馬安瀾親自監督工事進度,並親赴現場督導,駐軍奮力趕工,經過4個月的努力,終於建成一個堅固的防禦工事。該堡東望蘭厝灣,西鎮古寧頭,作爲金門防線的要塞之一,其堅固程度被認爲是金門防禦的重要屏障。

金門縣金寧鄉嚨口村的「嚨口堡」,又稱103據點,但隨着卸下軍事色彩,恐面臨遭拆除,縣議員董森堡今天質詢關切。圖/讀者提供

金門縣議員董森堡今在縣議會總質詢時指出,縣府對這些軍事遺址的保護措施不足,嚨口堡可能面臨拆除命運,呼籲縣府應將其納入文化資產範疇予以保存。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縣議員董森堡今在縣議會總質詢時指出,縣府對這些軍事遺址的保護措施不足,嚨口堡可能面臨拆除命運,呼籲縣府應將其納入文化資產範疇予以保存。記者蔡家蓁/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