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策站:呂謦煒》「建設性模糊」繞不開「九二共識」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宣佈將開放中國大陸商務人士來臺,並且說期待兩岸可以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即「建設性的模糊」,筆者認爲這是個正確的方向,也表現出民進黨政府似乎發覺在臺美關係之外,維繫兩岸關係仍有其必要性。雖然邱太三說「九二共識」已引起極大爭議,不適於成爲「建設性的模糊」,但實際上無論怎麼繞,若還想維繫兩岸關係,兩岸論述上就繞不開「九二共識」及其內涵

「建設性的模糊」若要成立,必須要符合雙方基本立場。然而,民進黨主張臺灣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的名稱中華民國」,因而有蔡英文的「中華民國臺灣」說;而共產黨最基本的立場,則是主張「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兩者根本風馬牛不相及。難道民進黨期待中共承認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嗎?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沒有任何中共領導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難道民進黨還抱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嗎?

實際上就連美國長期而一貫的政策,都表明「不支持臺獨」,也不把臺灣當作一個「國家」看,若承認臺灣是國家,甚至與臺灣建交,就等於跟中共攤牌,這是連川普時代都沒有做到的事。若要發展兩岸關係,這種「建設性的模糊」是不可能主張臺灣是一個「國家」的。想必兩岸實務經驗如此豐富的邱太三主委,不可能不清楚。

其實,在內部的法制上,奠基於民國36年在南京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與民國80年代陸續修改七次而成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臺灣始終存在着「一箇中國」的架構。在這個架構上,「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也就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而臺灣地區與自由地區(大陸地區)也並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都是隸屬於中華民國的領土。這個憲政基礎,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奠定,即使是蔡英文總統執政,也始終存續而未改,即便現在修憲聲浪大起,民進黨也沒有放行具有極端法理臺獨色彩修憲案,就代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民進黨雖不滿意,卻可接受,這難道不就是對兩岸關係的一種「模糊」空間嗎?

民進黨政府的「建設性的模糊」,實際上也只有往這條路開發的可能性,而這種「求同存異」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最基礎而核心宗旨

政治是一種妥協的藝術。在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底下,可以容納國民黨主張的中華民國、民進黨主張的臺灣與大陸平等、共產黨主張的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家都不能百分之百滿意,但大家都某種程度上可以接受。

國民黨退了一步(不堅持中華民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共產黨退了一步(不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民進黨退了一步(不堅持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讓兩岸有個可以談判與往來的基礎架構。何況,最近大陸退訂臺灣鳳梨之事,也是大陸基於兩岸農產品協議所提前做的回報,此種機制便是在「九二共識」底下制定;民進黨政府苦苦哀求大陸不要停止的ECFA,其實也是「九二共識」的傑作。兩岸關係能夠維持得當,臺灣也沒像綠營說的「被賣掉」,這就是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看起來或許過時,但是並不老舊,看起來雖不合身,但是合用。

民進黨政府無論提出任何其他新的提法,先不提原有支持者是否反彈,若大陸當局無法接受,此種「建設性的模糊」終究是落得自吹自擂。如果蔡英文還是堅持「中華民國臺灣」的提法,或者還是繼續敵視醜化大陸,民進黨政府提出的「建設性的模糊」也只能是緣木求魚。民進黨政府繞了一大圈,最後大概會發現:只有這個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纔是兩岸各方能夠接受的立足點。就如同民主的生活方式大家雖不滿意,卻是目前爲止最好的方法,在其他更變通或更有創意的方式未能被各方接受以前,「九二共識」畢竟是曾發揮過作用的兩岸政治基礎。

至於被民進黨抹紅加料的「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實際上跟原本的「九二共識」並無關聯,無庸贅述。如果邱太三或蔡英文真的對這個基本ABC並不瞭解,那就不要肖想兩岸關係會有任何回春的跡象了。

作者爲前國民黨青年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