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理想第100萬輛整車下線,對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意味着什麼
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已經擁有較強話語權,這其中,包括新勢力們在內的自主品牌功不可沒。
10月14日,理想汽車第100萬輛整車——理想L9在江蘇省常州基地下線。這也意味着,理想汽車成爲了中國首個達成百萬輛里程碑的新勢力車企。
10月15日,理想汽車供應鏈副總裁孟慶鵬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透露,2024年全年,理想汽車總銷量預計爲50萬輛,正在逐漸逼近老牌車企BBA(奔馳、寶馬、奧迪)在華的銷量水平。
目前理想汽車仍保持着較快的增長水平。數據顯示,今年9月,理想汽車交付量再創新高,爲5.37萬輛,同比增長48.9%;今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車交付15.28萬輛,同比增長45.4%。
供應鏈支撐的領先身位
“快”是理想汽車在市場競爭中表現出來的一大特點。從2019年11月首款產品理想ONE下線至今,理想已經可以在中國豪車市場中與老牌車企BBA(奔馳、寶馬、奧迪)同臺競技,歷時僅58個月。
“競品的同質化速度非常快,不能小看哪怕半年的領先身位,這是非常重要的。”孟慶鵬表示。
在他看來,新產品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上市,搶佔時機、搶佔市場,時間非常重要,“搶佔上市、上量的時機需要最底層的工業化能力,工業化能力有兩個重要指標。第一個是工業化速度,第二個是垂直爬坡能力,理想ONE首月產能是1000輛,而理想L6的第一個月產能是1.3萬輛,成長了13倍。”
理想一貫以來都是上市即上量,這對整個供應鏈挑戰也很大。近年來,在多家造車新勢力中,因供應鏈無法跟上交付節奏而發生的銷量下滑事件時有發生。理想的解決方案則是“核心技術自研”。
理想汽車方面披露的數據顯示,自去年以來,公司平均每3天就投入1億元用於技術研發。從2021年到2023年,理想汽車每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爲33億元、68億元、106億元。
自理想汽車上市以來,車型少、高度平臺化等策略一度被外界戲稱爲“套娃”“一招鮮”,在其他造車新勢力“炫技”的時候,理想卻主打“冰箱彩電大沙發”,這都曾引發不小爭議。但隨着銷量走高,理想這一策略近年來也逐漸被其他車企採納。
在孟慶鵬看來,平臺化不僅是車企提升產品質量的關鍵,對於供應商而言也更爲友好,“平臺化策略是我們聚量策略的起步,從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平臺化,下沉到原材料的原型也是平臺化策略”。
他透露,L7、L8、L9三款車的零部件通用率已經達到了業內較高水準,在電子架構、底盤、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先進技術上,要做到技術平權,讓大部分客戶都能享受到。但他也強調,必須理性地看待平臺化,不同車型的用戶人羣不一樣,也會在意車輛差異化,需要在造型和內部空間上有差異化體現。
孟慶鵬強調說,平臺化對於QCDM(Q-質量,C-成本,D-供應,M-製造)都有好處。對於質量,零部件都需要經歷樣車、試製到量產爬坡,傳統方式需要用半年的時間才能達到5000-8000輛的月產量,需要成熟的過程。而當零部件平臺化之後,第一條產線穩定之後就可以複製標準成熟工藝,進而保證生產質量的問題。就供應來看,零部件不同會增加管理的複雜程度,從前期開發到後期訂單保供、供應、管理都會變得複雜。
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反哺全球
近年來,在主機廠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上的中國企業也逐漸成長起來。
“中國品牌的策略,都是在用好外企夥伴的同時也要培養本土企業。在中國,理想汽車作爲一家民營企業,我們也傾向選擇本土的民營企業。”孟慶鵬表示。
據介紹,理想汽車也帶領“理鏈”突破關鍵技術,培育了大量國內領先的供應鏈企業,空氣懸架供應商孔輝、激光雷達供應商禾賽、智駕芯片供應商地平線、HUD供應商未來黑科技等20餘家年輕的合作伙伴逐步成長爲行業龍頭。
“回顧整個汽車行業的歷史,比如現在國際上的大型Tier 1(一級供應商),本質上是隨着主機廠一起成長起來的。現在電動化給了中國車企和Tier 1供應商同樣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只有我們中國能做到。”匯川聯合動力技術聯合創始人、匯川聯合動力董事長兼總經理李俊田表示。
博世智能出行集團中國區董事會執行副總裁張穎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談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已經開始“反哺”全球市場。博世也希望不僅可以“在中國,爲中國”,更希望能實現“在中國,爲全球”。
業內認爲,理想汽車的第一百萬輛整車下線,不僅是企業的里程碑,也可以被視作是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理想汽車是第二家實現這一里程碑的車企。
理想汽車方面介紹,2016年,受到常州區位優勢、堅實的產業基礎和一流的營商環境等因素吸引,理想汽車首座智能製造基地落戶常州,見證並深度參與常州建設“萬億新能源之都”。2024年上半年,理想汽車產量佔江蘇省汽車產量的35.4%,成爲江蘇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的車企。目前理想L系列近地化供應水平接近60%,預計到2026年,將有70%的關鍵零部件實現近地化供應,進一步帶動江蘇汽車產業鏈發展。
理想汽車與江蘇常州的故事,也在中國其他城市上演着。無論是蔚來與合肥,賽力斯與重慶,又或是比亞迪與深圳,長城與保定。
中國自主品牌的崛起,讓中國成爲全球汽車工業中不可小覷的力量。當下,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全球的佔比已經達到了七成左右。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在全球的份額超過63%;2023年中國佔全球份額爲64%;今年1-8月,這一數字已經達到67%,其中7-8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在全球的份額進一步增長至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