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出口市場難以騰籠換鳥脫鉤大陸

臺灣對陸、港市場出口持續衰退的真相,必須從多元的角度進行解讀,始能發現其端倪。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政府財經團隊即將上任,最近國內一家媒體在「社論」中表示,在美中經濟激烈競爭,加上逆全球化格局逐漸形成下,兩岸經濟面對前所未有挑戰;尤其過去多年以來,中國大陸是臺灣對外投資、生產、出口的集中地區,進而衍生貿易順差最重要的來源,未來對陸貿易是否能夠持續競爭優勢,將會是臺灣經濟榮枯的關鍵因素。亦即希望新政府財經團隊無法忽略,若兩岸關係不好,則臺灣經濟可能不會太好。

不過,國內一位媒體負責人馬上提出質疑,同時透過「臉書」以臺灣出口市場正在「騰籠換鳥」爲議題撰文認爲:依據政府所公佈的出口資料統計顯示,兩岸貿易佔比變化從2020年臺灣出口中國大陸與香港(簡稱陸、港)市場的43.9%,創下新高之後,其後逐年下降爲2021年42.3%、2022年38.8%、2023年35.2%,到今年首季更已下降至30.8%,甚至2月還跌破30%,僅29.2%,創下過去20餘年以來最低數據。換句話說,過去兩年以來臺灣出口表現不佳,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對陸、港市場的出口大幅衰退。

■對美國、東協出口佔比上升, 真能補足陸港出口下降缺口?

該臉書又指出,相對此一期間,臺灣出口美國市場則是持續成長,其佔比變化從2017年的11.7%,持續上升至2023年的17.6%;今年首季更是已上升到22.3%,如果加上首季出口東協市場佔比20.2%,兩者共計42.5%,與2021年臺灣出口陸、港市場之佔比42.3%相當。亦即今年首季臺灣出口陸、港市場所減少的佔比,正由美國及東協市場的佔比填補,說明臺灣出口市場騰籠換鳥策略開始奏效。

此意味着,近年以來政府避免出口過度依賴陸、港單一市場,積極推動包括新南向、新東向在內多元市場佈局策略,已逐漸呈現初步之成果。然而,在此同時觀察上述媒體負責人論述可以發現,在其分析臺灣出口市場結構變化上,並非從背後涉及的產業轉型、市場需求、價格競爭、地緣政治等頗爲複雜因素加以探索,而是以表面呈現之貿易份額或市場佔比等較爲單純數據逕自判斷,其結果勢必難以反映事實。

也就是說,從2021年起臺灣對陸、港市場出口持續衰退的真相,必須從多元的角度進行解讀,始能發現其端倪。首先,2018年美中兩國爆發貿易爭端之後,美國將中國大陸評估爲威脅對手,從貿易延伸至科技對陸進行全面抑制、圍堵,讓過去建立的「臺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美國」模式,受到美國加徵關稅影響。再者,新冠疫後中國大陸景氣復甦疲弱,造成進口成長遲緩,臺灣部分產業例如化學、橡膠塑膠、機械、金屬製品等對陸、港市場出口的衰退幅度,皆超20%。

■大陸產業結構調整恐衝擊臺廠優勢

此外,無法忽略的是,面對美國採取全面抑制、圍堵之下,中國大陸不願更不希望淪爲過去以來扮演世界工廠角色,利用美中貿易戰延燒,配合全球許多重要產業供應鏈重組機會,加速推動既有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升級轉型,同時將核心逐漸聚焦於「高精」尖端產業技術研發,藉此降低其部分中間財或關鍵原材料過度依賴進口。此一前所未有結構調整,不但對全球產業發展佈局造成新變化,而且對臺灣產業優勢地位帶來新衝擊。

這些現象從2018年美中爆發貿易爭端前後五年的變化觀察可以發現,前五年臺灣對陸、港市場之出口表現,皆優於整體出口,相對後五年臺灣對陸、港市場之出口挹注整體出口效應,則不如往昔。若以成長增幅數據進行佐證,最近五年臺灣對陸、港市場之出口增幅10.4%,不如整體出口增幅29.5%。至於貿易順差方面,雖目前臺灣對陸仍享受着紅利,但此一期間臺灣對陸、港市場之出口表現不如往昔,直接稀釋貿易順差。

由於臺灣是屬於外貿導向的小型開放經濟體系,在地理位置接鄰關係下,兩岸產業歷經40餘年往來,已發展頗爲緊密難以脫鉤的合作型態,長期以來陸、港是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佔出口的3成以上。此一事實,與其說臺灣出口市場騰籠換鳥策略開始奏效,不如說兩岸產業在國際經濟情勢劇變衝擊下,正在尋找創新未來雙方互動交流模式。

儘管新冠疫後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速,景氣迄未走出谷底;然而值得重視的是,美中兩國貿易戰進入拐點之後,在促進全球許多重要產業供應鏈重組之同時,中國大陸對外貿易結構正在隨着高精科技,例如鋰電池、電動車和太陽能電池等產業崛起開始轉型。此一動向,使得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經濟戰略,選擇從「脫鉤」到「去風險化」,這些劇變所呈現的全球貿易風險或威脅,臺灣廠商必須加速因應與規劃後續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