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抗疫三年的猛藥與副作用
2020年全球經濟重創,貿易成長率降爲負8.3%, 經濟成長率爲負3.4%。交通運輸、觀光旅遊、餐飲、展演等羣聚活動,以及不少製造業產銷流程,皆面臨大幅阻礙。不少國家動用鉅額經費,除了用於防疫,也用在扶持若干產業商家。許多國家在作法上,由政府編制經費,印製鈔票,釋出鉅額資金。這劑藥方下得重,在傳統上並不被推崇。一般而言,政府財政支出宜以稅收支應,若大量發鈔必將造成資金市場過度浮濫,引來通貨膨脹的嚴重副作用。然而,2020年以還,各國在緊急下求變,爭相發鈔撒幣,如同直升機上撒錢,稍可潤滑部分市場旱象,雖然暫見2021年經濟成長率與股市回春,但到了2022年,累積三年來激增的貨幣,已釀成了通貨膨脹的溫牀,成爲當今各國貨幣當局傷腦筋的課題。
通貨膨脹的惡夢始終令人驚恐,在1980年代兩度石油危機的惡性通膨後,各國痛定思痛,各自警惕。然而,2022年轉頭一看,通膨問題已在眼前燃燒,英國11月通膨率達11%,被通膨吃掉薪資的各行業策動着罷工浪潮。德國11月份通膨率超過10%,乃70年來罕見,民衆上街頭表達抗議。至於阿根廷更爲嚴峻,11月通膨率已直達92.4%。
回顧世界通膨歷史,不少國家在面對通膨時,盲目印製高額面值貨幣,徒然助長漲勢,德國曾在1923年因惡性通膨而印製面額100萬馬克的貨幣,土耳其2001年發行了2000萬面額紙幣,義大利1997年發行50萬里拉,匈牙利的舊貨幣帕戈在1945至1946年間出現高達10的20次方數字之駭世面額。這些高額的貨幣面額今已不在市場上通用,留存的是慘痛的民生苦難,黑暗歲月。當今通膨之議題重現,印製高面額貨幣應不會被作爲解決選項。目前除了貨幣面因素受到央行關注之外,供給面的生產、能源等價格持續上漲,供需交相盤纏,全球正在傷腦筋之中。
貨幣政策的效果有其時間遞延性,必須適度控制合宜幅度,否則過度緊縮的政策可能在一兩年後造成嚴重的經濟蕭條之禍,這正是當今需要仔細斟酌之處。今年各國央行競相加碼升息,升息國家之多,升息幅度之大,已往鮮少聞見。美國啓動大步,從2022年3月至12月,聯準會已升息七次,累計升息17碼,達4.25%~4.5%區間。至於縮減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也是在數年貨幣量化寬(鬆QE)之後被考量的重要作法。
鷹派與鴿派之爭,拉拒着利率漲跌的距離,有主張快步升息者,以求對抗熾熱燃燒的通膨烈火;亦有支持緩慢升息者,避免經濟蕭條。聯準會今年升息幅度在數季上衝之後,年終顯露腳步放緩。觀察影響升息的關鍵物價數據,美國季調CPI年增率今年一路上揚,9月達8.22%,10月稍降至7.7%,11月更降至7.1%。通膨數據緩解,讓12月15日聯準會之升息幅度不再攀高,決定爲2碼,比今年曾連續四度升息3碼之力道爲低。臺灣央行今年四度升息,調息幅度不如美國勇猛,也在年終釋出明年可能放緩的考量空間。今年猛力升息的貨幣政策雖是罕見,已慢慢尋找喘息的空間。至於經濟是否在連續升息後陷入蕭條,將是下一波關注的副作用。
三年折磨下來,重病、重藥、副作用、再下重藥、又擔憂副作用,如此交迭,無論政府、企業、民衆,在困境中憂慮,也展現了韌性的適應力。企業想尋求商機,有進有退;政府想穩定市場,又收又放;民衆想回歸正常,左顧右盼。未來,仍是多重變數浮沉,如果各部門累積了過往調適的經驗,有助於未來因應各類挑戰,也算是一種收穫。其實,且把時間軸拉長,不只這三年的重藥與副作用交替上陣,且看10年、30年,甚至更久,不也如此反覆出現嗎?交迭不斷,苦惱依舊,只是形態改變。歷經重重病痛折磨之後,未來或有黑天鵝、灰犀牛來襲,期盼對症解方更爲周全,副作用更爲減少,因應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