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運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

(原標題:【光明時評】運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

【光明時評】

作者:蔣娟芬(嘉興南湖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保護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羣衆發揚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風新貌。如何保護、管理、運用好這些資源學歷史、知古今、傳精神,是各地開展新時代青年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國家有歷史,民族有記憶;時代在發展,情懷須傳承。習近平總書記以深邃的歷史視角、高遠的戰略眼光,對我們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引着我們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把握時代大勢、走好中國道路。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教育好、培養好青少年,必須“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浙江嘉興作爲紅船啓航地,一直致力於聚焦紅色革命文化和傳統歷史文化傳承,重點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教育引導全市青年黨員、青年教師、大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守好紅色根脈,爲創造不負革命先輩期望、無愧於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而不斷努力。

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鬥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資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貴資源,保護是首要任務。這是一項精耕細作的工程:一個“紅色基因庫”,能幫助我們全面系統梳理當地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重要場所、檔案手稿、文藝作品、主題展陳、歷史人物、紅色線路等紅色資源,分批分類納入名錄進行分級管理;一張“紅色資源數字地圖”,讓我們以數字化改革爲牽引,通過梳理編制形成數字地圖,做到範圍清晰、權責明晰;一張保護清單,分級分類,統籌運用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本體保護和周邊保護、單點保護和集羣保護等保護措施,對紅色資源修繕一批、改造一批、重建一批;一套全流程閉環體系,集成、分析、指導、協調、落實,各司其職、形成閉環。

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未來,我們必須始終賡續紅色血脈,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指引方向。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須重點做好研究工作。一是以系統性的視角進行總結提煉,根據紅色資源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保護措施。例如,嘉興以“紅色印記研究工程”爲抓手,開展基礎性研究,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背後的思想內涵,圍繞“紅船”“新時代”元素進行紅色檔案開發研究,編撰出版了一批以紅色資源彰顯紅色文化、展現黨的百年奮鬥征程和偉大成就的黨史和理論研究成果。二是打造精品展陳,讓紅色資源活起來。通過打造沒有圍牆的紅色資源教育陣地,利用烈士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各類紀念和教育活動,普遍開展入黨、入團、入隊、入職等成長第一課,深入挖掘紅色資源、革命文物背後的感人故事,進行生活化、網絡化表達,更加生動地傳播紅色文化,讓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嘉興火車站、秦山核電站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爲當下青年人的“打卡點”。三是以文藝精品創作傳播地方紅色資源的文化內涵。浙滬聯手打造的大型多媒體史詩劇《轉角灣》,根據平湖市獨山港鎮金沙村轉角灣真實歷史事件創作,再現以李一諤、顏書紳爲代表的有志青年“堅定理想、敢闖敢拼、前赴後繼、砥礪前行”的轉角灣精神。轉角灣是平湖黨組織的發源地,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平湖的早期重要活動地,有“金平湖最早日出的地方”之美譽,在紅色資源保護、管理和運用過程中,“小小轉角灣”成爲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的“大學校”。我們相信,通過用好紅色資源這一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生動教材,能夠持續引導廣大青年人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30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