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努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本報記者 馬躍峰 黃 嫺 陳雋逸
貴州省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紅軍買豬條”引人矚目。1935年,紅軍長征途經遵義涼水鄉,向村民買豬,留下兌款字據。17年後,村民成功兌換錢幣。
這個真實的故事,是貴州開展作風建設的生動教材,激勵着廣大黨員幹部勇於擔當作爲、謀事興業。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調研時強調:“從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中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牢記殷殷囑託,貴州以“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爲總載體,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從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升能力水平建設,助力減負增效方面久久爲功,持續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動力,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爲奮進新徵程保駕護航。
抓黨性教育,築牢初心使命——
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貴州深入實施“重走長征路·奮進新時代”黨性教育計劃,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將紅軍長征在貴州期間的革命文物、重要地標串聯起來,打造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現場教學系列課程,做實學思踐悟全週期全鏈條的黨性教育。
襯着赤水河的粼粼波光,淋灘渡口紀念碑更顯巍峨。90年前,遵義市習水縣淋灘村留下“淋灘紅糖”爲紅軍傷員補充營養的故事;現如今,村幹部帶頭髮展紅糖產業,百姓增收,村莊亮麗。
“沿着紅軍足跡一路走一路看,既重溫爲人民服務宗旨,又開拓幹事創業眼界。”在淋灘村學習後,遵義市紅花崗區海龍鎮桂花村黨總支書記徐嵩收穫頗豐。
精心篩選、重點建設、規範管理5個具有紅軍長征“紅色印跡”的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和114個現場教學點,開發現場教學系列課程210門,開展黨性教育培訓6280場次,培訓36.3萬人次……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深深紮根黔貴大地。
強組織建設,推動創先爭優——
2023年,貴州印發《關於推動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及7個領域基層黨建提質增效配套方案,探索開展“排隊抓尾、雙整雙創”行動,對基層黨組織綜合評價、全面體檢,精準識別、分類排隊,找準差距、對症下藥,“排”出幹部動力,“抓”出幹部活力。
2024年初,因環境髒亂差、缺產業支撐、羣衆滿意度低,畢節市大方縣紅旗街道路塘社區被列爲後進黨組織。大方縣選派3名幹部駐紮社區剖析“病因”,制定整改提升對策。
組織關心、層層幫助,社區幹部變被動爲主動,治環境、引產業、創就業,羣衆滿意度節節攀升。“有上級黨組織的鞭策和支持,我們學着幹、跟着幹、比着幹,社區後進出列。”經此一遭,路塘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榮感覺脫胎換骨,幹勁十足。
“抓兩頭帶中間”,貴州通過創建“名支書工作室”、開展“書記講給書記聽”等活動,激勵後進趕先進、中間爭先進、先進更前進。截至目前,全省有2029個村(社區)黨組織得到整頓提升,15404名村黨組織書記參加“擂臺比武”活動,創先爭優氛圍日益濃厚。
用科技賦能,助力減負增效——
聚焦基層幹部“圍着表格轉”頑疾,貴州依託大數據優勢,在全國率先建成縱向貫通省市縣鄉村、橫向聯通各部門的村級基礎數據“一張表”平臺。村級95張表縮減爲1張,填報指標從1569個減至150個;數據報送“流程再造”,實現一次錄入、多次使用、各取所需。
“‘一張表’讓我們在數據統計報送上做‘減法’,在走家串戶謀發展上做‘加法’,騰出更多時間精力爲百姓辦實事。”安順市普定縣馬官鎮馬官社區羣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張戀感慨。
2024年9月,“一張表”系統覆蓋全省9個市(州)、88個縣(市、區),實現涉村數據高效採集。
承擔新使命,踏上新徵程。貴州省委書記徐麟表示,“貴州廣大黨員幹部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爭做忠誠乾淨擔當的新時代優秀幹部,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篇章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5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