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拆橋?主動撕毀中國訂單,拒賠10億違約金,如今又上門求助!
一直以來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態度都是非常不錯的,畢竟中國和非洲各國大多都有着歷史友誼。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內,中國在不斷的幫助非洲國家發展,比如說給予一些非洲國家投資,幫助他們升級基建設施等等。
但是卻有這樣一個非洲國家,他曾主動撕毀來自中國的訂單。
按照雙方簽署的合約,該國應該向中國賠償違約金,但是他們卻以各種理由拒絕支付違約金。
如今發現沒有人願意再幫他們發展,又上門向中國求助,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又是否該幫助該國解決問題呢?
一、尋找中國擴大機場
肯尼亞是一個非洲小國,雖然人口超過了5000萬,但多年以來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都不高,人均GDP只有不到2000美元。
不過國家擁有超過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且風景優美,最適合推動旅遊業發展。
旅遊業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曾經是肯尼亞的經濟支柱,也是該國最主要的外匯來源產業之一。
因爲肯尼亞國內有數個風景優美的國家級公園,而且在這裡還可以看到東非大裂谷的風景。
在2019年的時候,肯尼亞一年接待的國際遊客總數就達到了200多萬人次。
可是當肯尼亞政府想要進一步推動旅遊業升級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那就是肯尼亞的基建設施相對比較老舊。
而基建設施和旅遊配套服務產業的設施水平,會直接影響到旅遊業的吸金能力。
要想把旅遊業做大做強,就勢必要建設更好的基建服務體系,比如說建設更加現代化、服務更完善、吞吐量更大的國際機場。
可原先肯尼亞的內羅畢機場,作爲該國規模最大的機場,已經使用了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
不僅存在嚴重的硬件老化的問題,而且旅客吞吐量也太少了,無法滿足肯尼亞的需求。
而機場恰好又是各國遊客來到肯尼亞以後接觸的第一個基建設施,所以具有名片效應,這就使肯尼亞下定了對內羅畢機場進行擴建和升級決心。
但是以該國的基建實力無法完成這一計劃,所以肯尼亞當時就宣佈,向世界各地的合作方發出邀請。
可是卻沒有幾個國家願意承建這個工程,因爲肯尼亞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差,根本拿不出多少建設資金來修飛機場。
也就是說工程方說不定掙不到錢,還得自己墊付一部分資金。
再加上有些非洲國家的國際信用評級都不高,毀約事件屢屢發生,這就使得很多國家的企業不敢承接肯尼亞的機場擴建工程。
在關鍵時刻是中國伸出了友誼之手,中國願意幫助肯尼亞建設機場。
但是同樣出於合約安全的考慮,所以中國和肯尼亞方面簽署合作協定的時候明確寫道,如果肯尼亞要單方面毀約的話,就必須繳納十億人民幣的違約賠償金。
中國的工程公司也是在肯尼亞官方接受了條約之後才入場,幫助肯尼亞擴建機場。
而當時的肯尼亞官方也確實展現出了對這一計劃的重視。
在項目正式啓動的時候,肯尼亞總統還親自到機場發表演說,慶祝新機場的開工儀式。
而中國的工程隊頂着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沒用多長時間就成功建設出了一個高水平的機場框架。
並且中國企業在當地承辦基建工程,還招募了大量的肯尼亞工人,幫助該國官方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
可是讓人感到生氣的是,在2016年內羅畢機場的升級工程已接近完工的時候,肯尼亞政府卻單方面終止了與中國的合同。
這在當時就引起了中國的憤怒,爲了修建這個工程,中國企業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克服了各種困難。
可是在工程即將完工的時候,肯尼亞官方卻選擇毀約,所以承建工程的中國企業第一時間提出要求,希望肯尼亞可以支付賠償金。
但肯尼亞官方卻選擇了拒絕,理由是中國企業承擔的機場基建工程規模龐大,超過了肯尼亞的實際需求。
而且他們認爲中國企業的施工質量不好,甚至還違反了當地的建築規則。
同時肯尼亞官方指責中國企業的工程存在所謂環保問題,所以不能按照約定支付賠償金,但誰都看得出來,這只不過是藉口而已。
在這件事情發生以後,中國企業投資肯尼亞的熱情直接被澆滅了。
但當時的肯尼亞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直到這幾年,他們才發現了自己當時的選擇是非常短視的。
二、國家信譽幾乎不復存在
起初肯尼亞敢於把中國企業踢出場,就是覺得擴建工程的大體部分已經完成,依靠肯尼亞自己的力量,說不定能夠修完後續的部分。
實在不行還可以繼續招標,讓其他國家的企業承接後續的工程。
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做法傷害到了中國企業的心,同時也讓其他國家的企業看到了該國官方確實是不講信譽的。
這就使得內羅畢機場擴建項目基本上半途而廢了,這個曾經的肯尼亞地標工程,反而變成了一個規模浩大的爛尾基建設施。
再到後來新冠疫情爆發以後,全球旅遊業都遭到了極大的衝擊,包括肯尼亞的旅遊業。
在旅遊業受衝擊的情況下,該國經濟出現了各種問題,就算是肯尼亞想,也沒有足過多的資金完成內羅畢機場的升級擴建工程。
後來到了2022年、2023年的時候,新冠疫情給世界的影響逐漸減少,各國旅遊業開始恢復。
但肯尼亞卻發現,因爲基建設施老舊的問題,就算是國際旅遊產業恢復,肯尼亞也沒辦法得到太多的紅利。
肯尼亞政府設想如果此時他們能夠修完內羅畢機場,說不定還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
所以爲了解決這個心病,肯尼亞最後又開始找中國談判,希望中國企業可以重新幫助肯尼亞修建完這一機場。
而中方的態度非常明確,肯尼亞必須先支付十億人民幣的違約金,並且就該項目的未來前景做出比較明確的承諾,中國企業纔會考慮繼續與肯尼亞合作。
最後經過了一系列的談判,肯尼亞支付違約金,然後和中國建築企業簽署了新的合作協定。
而中國企業則摒棄前嫌,最後幫助肯尼亞修完了機場。
三、企業在外經商要小心謹慎
其實發生在肯尼亞的事情,也給在海外經商的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內,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形象還是非常不錯的。
而且隨着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漸提高,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商人走出國門。
在一些欠發達的地區因爲沒有經過太多的發展,而有很多的商業機會,就比如說非洲地區。
可是中企在海外經商時還是要小心謹慎,要考慮到各種因素。
雖然中國和大多數的非洲國家都維持着相對不錯的友好合作關係,但國家關係友好並不代表着去當地經商就沒有任何的風險。
經商風險的高低主要是看當地的官方對外資企業的態度,如果是要去某些商業信譽不怎麼好的國家經商,就有血本無歸的可能。
所以在進行海外投資的時候,投資的安全性也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但同時我們也不要對中非關係有太多的不好印象,也不要因爲這件事就對其他的非洲兄弟國家產生惡感。
非洲的國家那麼多,有的國家對中國比較友好,但是有的國家對中國可能就相對沒那麼友好,這是很正常的。
比如說非洲的坦桑尼亞等國和中國的關係就不錯,所以我們要從全局全面的角度,去看待中非合作關係。
雖然在合作時雙方之間可能會出現的一些不友好的事情,只要這些爭議到最後能夠通過對話協商相互交流的方式解決就可以。
就比如說中國和肯尼亞的機場建築爭議,肯尼亞當初確實是出於某些原因單方面毀了約。
但之後還是認清楚了錯誤,並且支付了違約金,這也確保了中國和中企的利益。
結語
當年中國企業幫助肯尼亞修建機場,但是在機場即將完工的時候,肯尼亞方面卻選擇了毀約的確不是好事。
但之後肯尼亞也爲此付出了代價,商業信譽受到了影響,後來肯尼亞又返回來尋找中企,希望中國出手幫助他們建完機場。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通過協商談判的方式,拿到了中企應得的利益。
既獲得了賠償金,又完成了這一基建工程掙到了錢,算得上是既獲得了裡子,又獲得了面子的典型事例。
相信隨着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逐漸提高,以後類似的不愉快之事發生的頻率也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