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供應鏈問題掣肘 亞太航空公司營運受損
亞太航空協會(AAPA)在汶萊舉辦的航空業年度盛會中指出,供應鏈出狀況是航空業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困難。例如,引擎使用時間已增加到破紀錄的長,爲了飛安,航空公司不得不縮班以及交換使用零組件,或乾脆去租引擎與飛機因應過渡時期。
以泰國航空(Thai Airways)爲例,機隊內波音787的勞斯萊斯引擎,過去大概只連續使用3個月左右,但現在多增1倍時間到6個月。同時,飛機1天的飛行時數,也從之前12.5個小時,增加到至少13個小時。
因此,包括泰國航空、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以及馬來西亞國際航空(Malaysia Airlines)等都十分無奈。藉此機會,這些亞洲主要航空業者也希望,各國政府不要再把航班延誤的問題,都算到各家航空公司頭上,都是供應鏈出狀況,航空業者只是代罪羔羊。
據悉,馬來西亞、澳洲、泰國以及菲律賓等政府,強化乘坐飛機的權益,在班機延誤或取消時,受影響的乘客可要求退費,歐美也是如此。不過,歐洲的規定比較多一點。
因飛機、勞動力以及零組件都短缺,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在2024年的航班服務受到衝擊,已從9月就開始縮減約20%的航空運力。經大馬民航局調查後,馬來西亞國際航空的航空營運許可有效期限,從原本3年大幅降至僅1年。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指出,新冠疫情爆發前,引擎維修通常需要大約55天,但現在需要的天數,基本上是從100天起跳。全球幾乎所有航空公司,都在逼供應商的動作要快一點。
歐洲的空中巴士以及英國的勞斯萊斯代表則分別表示,正在非常努力解決供應鏈斷鏈的各種問題。另外,佔全球客運量約32%的亞太地區,因爲鬆綁抗疫嚴規較晚,尤其是中國大陸,故航空業恢復的步調要比其它各地區要晚一些。
亞太航空協會統計,9月期間,40家亞太航空公司的平均載客量,是疫前2019年同期的97.5%。全球航空業者的需求持續走穩,但疫情後旅遊熱度降溫,還有大多數之前閒置的飛機重返藍天,故機票售價不漲反降。
上週,新加坡航空所公佈的期中(interim)財報淨利,竟然暴減48.5%。分析師指出,從這邊可以看出來,航空業界競爭激烈,若票價未能再漲價,未來航空公司的獲利將會有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