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嚴峻 陸力保糧安
大陸23日發佈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以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爲動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圖爲山東省煙臺農民將晾曬好的玉米裝入糧囤。(新華社)
大陸23日發佈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強調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以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爲動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致貧,並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建設與治理水準,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文件指出,國際環境複雜嚴峻,大陸發展面臨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越是應對風險挑戰,越要夯實「三農」(農村、農業和農民)工作基礎。
大陸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指出,今年要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改革意味最濃,首要就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着重在承包地延長30年試點、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等。
大陸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塗聖偉解釋,改革歸納就是地、錢、人等3要素,文件也提出創新鄉村振興投融資,鼓勵加大資本投入;要完善好機制讓人願意在農村發展,農村轉移到城市人口也要幫助儘快融入。
金文成更說,今年把「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安全穩定供給」擺在國安首位是重要訊號,一號文件中篇幅也最長,佔約1/3講了9個方面,涉及糧食種植的單產提升、面積擴大,科學安排耕、種、收、防、管全流程等。
文件也強調,今年是大陸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的第5年,要加強監測,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和致貧。
此外,文件首提到「農業新質生產力」。金文成說,要從制度、政策面建構新質生產力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建造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例如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慧技術。
城鄉融合也成爲重點之一,提及要「發展縣域富民產業」。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說,當講到富民產業時,一定要從縣域範圍內來考慮鄉村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