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前4月農險賠付同比增8%

中新經緯5月31日電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31日表示,今年1-4月份,農險賠付294億元,同比增長8%,惠及農戶813萬戶。

31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在全國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有關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作爲保險監管部門,近些年來,金融監管總局在推動做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承保理賠服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接下來還有什麼打算?

尹江鰲答覆稱,農險承保理賠服務水平是事關農戶的獲得感和農險成效的“試金石”。

尹江鰲指出,去年農險賠付1124億元,同比增速25.4%,惠及農戶5772萬戶,也就是說有5772萬戶農戶獲得了理賠,農險賠付率已達到80%,這個水平還是比較高的。今年1-4月份,農險賠付294億元,同比增長8%,惠及農戶813萬戶。前期,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業務規範方面,我們出臺了《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管理辦法》,明確和細化了相關規定,組織保險行業編制了種植險、養殖險、森林險承保理賠服務規範,梳理服務流程,明確服務標準。

二是在定價精準性方面,我們出臺了農險精算規定,對農險費率的釐定回溯和準備金評估建立了規範。另外,發佈了全國338個地市區域的三大主糧成本保險行業基準純風險損失率,就是根據各地實際風險來進行差異化定價。

三是在提升產品標準化水平方面,我們指導保險行業制定了《農業保險產品開發指引》,發佈了三大主糧等保險示範條款,明確保險責任,對常見的災害進行解釋釋義,以便於廣大農民朋友理解這個保險合同的內容。

四是在鼓勵科技賦能方面,我們出臺了促進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農險線上化發展等指導意見,包括推動保險行業與衛星遙感、無人機、豬臉識別、牛紋識別等技術,提高精準定損和精準理賠,縮短了結案週期。據我們初步測算統計,通過這些新技術,結案週期可以縮短三分之二。

五是在優化農險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方面,主要是通過推動保險行業開展保險知識宣講活動,加強對農險協保員的培訓,提升農戶保險意識。也就是說,讓廣大農民朋友認識到農險是一種用小額的確定性支出來應對大額的不確定性損失的保障,讓農民朋友認識到這是很划算的,還有國家財政的支持。

尹江鰲表示,總的來說,我國農險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這些年來在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等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比如,2022-2023年全球自然災害經濟損失約5550億美元,其中保險賠付了2330億美元,佔比大概是42%。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增加值去年達到9萬億元人民幣,糧食產量近7億噸,肉類產量達9600多萬噸,這些指標是居全球首位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還有保障農戶利益方面,農險還可以更好更大地發揮作用。

尹江鰲稱,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多措並舉推動農險高質量發展,一個是推動出臺主要險種的純風險損失率,提高農險定價的科學化和精準化。另一個是出臺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行業示範條款,規範產品開發。還有一個是推進農險線上化,這個主要降低農戶成本,降低行業經營成本,也可以改善廣大農民朋友買保險和出險後承保理賠的各種體驗。(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