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瘋ETF!一年吸金逾1.5兆元 金管會祭六大措施整頓
爲保障投資人權益並跟進國際監理趨勢,金管會宣佈對ETF提三大面向、六大監理措施。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人瘋ETF,一年吸金逾1.5兆元,引金管會關注。爲保障投資人權益並跟進國際監理趨勢,金管會宣佈對ETF提三大面向、六大監理措施,其中影響較大者是,高股息ETF用收益平準金配息規範以防堵超額配息、流動量提供者(如券商)至少一家且禁與投信是關係企業,否則將處3萬元罰鍰且可連續處分。
金管會是參考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在去年5月發佈的「ETF健全實務」規範,完成對ETF三大面向、六項精進監理措施,這些措施都已陸續上路。
一、「產品結構」面,包括1. ETF即時預估淨值的管理、2. 增設流動量提供者與投信間的防火牆機制。
證期局官員說,目前ETF淨值多是由投信業者買資訊源進來自己計算,但少數ETF無法授權拿到海外股債、國外即時市場資訊時,投信業需找國外機構、來計算即時預估淨值。
當投信業者找國外機構來計算即時淨值時,是屬委外,金管會新增要求得納入投信業內控制度做盡職調查及持續監督,並需在官網揭示委外計算的特定風險等相關警語,以提醒投資人注意。
金管會也新增流動量提供者與投信間需設防火牆,如雙方是利害關係公司者,需經董事會重度決議,且當ETF僅有一家流動量提供者時也禁止是該關係企業。
「流動量提供者」多是由券商自營商擔任,任務是透過造市,要讓ETF在市場買賣價更合理,減少投資人想買買不到、想賣賣不掉的情況。
但過去券商跟投信業並未設防火牆,這次則新增若雙方是利害關係企業,例如都是同一家金控下的兄弟公司,券商要替投信做造市、提供流動性時,投信業需董事會重大決議等。
二、「資訊揭露」面,包括1. 強化客製化及SmartBeta指數ETF的資訊揭露,2. ETF用收益平準金配息規範。
官員說,有些客製化指數是新編制的,擔心無法經過市場驗證,或是Smart Beta指數可能相當比例持有市值較小公司,這些中小型股票可能有流動性問題,這些都會加強審查並要求業者需在官網、公開說明書中揭露。
「收益平準金配息」則訂了三大原則,並要求各投信業者納入內控並需留存軌跡,一、ETF實際配息率不應超過參考配息率,二、收益平準金訂啓動標準及上限,三、ETF收益分配優先順序,需先配股利、債息、資本利得,最後纔是收益平準金,投信圈認爲此舉可防堵ETF超額配息。
三、「流動性提供」面。包括ETF需至少找一家流動量提供者,否則可處3萬罰鍰、按月處分到改善爲止,並給業者和市場三個月解決時間。
證期局主秘尚光琪說,迄今沒發生過完全沒有流動量提供者的狀況,增訂規範是參考國際規範,認爲流動量提供者很重要,因此納入;但她強調,若這一家流動量提供者,卻又是投信的關係企業,就會被剔除。
換言之,流動量提供者(如券商)至少一家且禁與投信是關係企業,否則將處3萬元罰鍰且可連續處分。
金管會也爲了提升監理效率,證交所及櫃買中心也正規劃「ETF市場概況」大數據儀表板,將彙整ETF淨值、資產規模、折溢價等資料作爲監理參考,第一季底前會完成。
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1月底止,ETF市場規模已達4兆179億元,佔整體境內基金規模6兆9,746億元57.61%,較2023年同期ETF市場規模2兆4,728億元,增加1兆5,451億元,增長幅度達62.48%,規模成長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