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市場誰在加倉?誰在賣出?基金公司、中小農商行“你方唱罷我登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植 上海報道“目前,整個國債市場交易狀況有點魔幻。7月的賣家變成8月的買家,而7月的買家又成爲8月的賣家。不知道多空角色的互換,還會如何演變。”多位債券市場業內人士坦言。

他們所說的多空角色互換,是指基金公司與商業銀行。

德邦證券固收策略分析師呂品發佈最新報告指出,8月12-16日期間,基金公司成爲利率債現券的主要賣出力量,淨賣出規模達到1708億元。

7月份,基金公司增持利率債的規模達到3768億元,反而是重要的買家。

記者多方瞭解到,基金公司由“買方”驟然變爲“賣方”的主要原因,是8月以來國債價格收益率一度較大幅度回升(債券價格下跌)影響,債基淨值出現一定幅度回撤導致債基贖回壓力悄然升溫,爲了避免2022年四季度債券價格下跌引發理財產品贖回風波事件再度發生,衆多基金公司紛紛在上週加大拋售利率債力度籌資,應對潛在的贖回壓力。

與此相呼應的是,中小銀行從7月的國債大賣家,搖身一變成爲8月以來的國債大買家。

呂品發佈的最新報告指出,8月12-16日期間,國債主要買盤來自中小農商行,淨買入額達到2154億元。

一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直言,在大行賣債的環境下,中小農商行儼然成爲加倉國債的中堅力量。究其原因,是近期宏觀經濟波動與大行小微信貸業務持續下沉,令中小農商行的信貸服務空間相應受限。爲了對衝存款端成本壓力,他們只能再度積極加倉國債“覆蓋”資金成本。

但是,在近日交易商協會對四家農商行開展自律調查並將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出借賬戶和利益輸送等國債交易違規行爲已移交給相關部門實施行政處罰的環境下,上週農商行逆勢大規模加倉國債,令金融市場頗感驚訝。

“不排除相關部門可能會採取新的市場引導舉措,令中小銀行機構意識到——在長期國債收益率低於合理水準的情況下,中小農商行大舉加倉長期國債所面臨的利率風險,或許不低於貸款信用風險。”一位債券投資型私募基金經理指出。

在他看來,換一個角度而言,當前不同金融機構的債券交易策略趨於分化,或許是相關部門願意看到的局面,因爲相關部門比較擔心市場預期一致性風險持續發酵,導致所有類型金融機構集體買漲長期國債,一旦國債價格出現大幅回調,市場踩踏行爲不但會加劇國債價格波動,還可能會引發金融市場劇烈動盪,破壞金融市場與資金市場穩定性。

“多空”互換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8月5日以來長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較大幅度回升(債券價格下跌),或許是引發基金公司債券交易策略驟變的最大因素。

具體而言,受8月5日日本股市突然大跌引發市場避險投資情緒高漲影響,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至年內低點2.099%,隨着市場傳出大型銀行開始賣出長期國債與相關部門着手查處債券市場違規交易行爲,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回升至2.25%附近(國債價格相應下跌)。

這直接導致多隻債券基金產品淨值出現一定幅度回撤,引發市場贖回壓力升溫。

“目前,不少基金公司開始擔心2022年四季度國債價格大跌-理財產品淨值大幅回撤-資金贖回壓力激增風波再度重演,乾脆在上週紛紛減倉長期國債籌資,以此應對潛在的贖回壓力。”前述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向記者透露。

但是,有人賣,自然又有人買。

8月以來的國債大買家,恰恰是7月的國債大賣家——中小農商行。

8月12日-16日當週,農商行淨買入利率債規模達到2154億元,成爲最大的國債“買方”。但在7月,商業銀行的債券託管規模環比下降627億元。

在這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看來,8月以來農商行重返國債大買家角色,也是無奈之舉。究其原因,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衆多中小銀行紛紛收緊了小微貸款門檻,加之大行的小微信貸業務市場下沉擠壓了中小銀行的業務發展空間,如今不少中小銀行面臨信貸投放不足壓力。

“何況,受貸款利率下調與小微客羣信用評級下沉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中小銀行不願用較低的存貸利差收益去承接較高的信貸壞賬風險,於是他們只能選擇再度重返國債市場,通過買入中長期國債博取可觀回報率以對衝資金成本。”他分析說。

然而,在近日交易商協會對四家農商行開展自律調查並將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出借賬戶和利益輸送等國債交易違規行爲已移交給相關部門實施行政處罰的環境下,中小農商行依然“逆勢”大規模加倉國債,也出乎市場的意料。

“我們一直以爲,保險資金配置盤或許是8月以來長期國債的最大買家,但當農商行購買國債規模不亞於保險資金配置盤後,或許會令市場重新調低未來長期國債收益率波動區間。”上述債券投資型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

一位農商行債券交易員告訴記者,8月以來,他們主要買入5-7年期的中期國債。究其原因,一是中期國債的持有到期回報率基本能覆蓋存款端成本,二是此舉也能規避農商行加倉長期國債的監管風險。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如今,國債市場“有買有賣”,以及同一類型金融機構在不同時段的債券交易策略驟變,或許是監管部門願意看到的局面。因爲此舉有助於減弱“市場預期一致性風險”,令金融市場運行更具安全性。

考驗債券交易定價能力

在債券市場交易相對低迷的情況下,基金公司與商業銀行的多空角色互換過程如何實現國債交易精準定價,同樣備受市場關注。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在近日相關部門持續採取措施打擊國債交易違規行爲等因素的影響下,近期國債市場交易相當清淡。尤其是8月20日,原先交投相對活躍的10年期國債成交量也不到170筆。

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肖雨發佈的最新報告指出,年初以來,基金基本呈現“追漲殺跌”的投資規律,尤其在近日國債收益率回調之際,基金的止盈操作並不意外。不過,基金的止盈操作更多表現在超長期國債方面。上週基金大幅淨賣出20-30年期國債,規模一度達到2021年以來的“第二高”,反映基金對長端利率的預期轉向,止盈情緒達到“小高峰”。

“這也給中小農商行接盤國債提出更高的精準定價的要求。”前述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向記者直言。據他觀察,近日中小農商行買入10年期國債所對應的收益率,主要在2.2%~2.25%之間,隨着本週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度回落至2.16%附近,多數中小農商行的購買力度明顯減弱。

在他看來,這顯示多數中小農商行仍然認爲,儘管相關部門對長期國債收益率合意區間的容忍度會隨着經濟環境變化與貨幣政策調整而變化,但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2%,仍然容易觸發相關部門採取新的市場引導舉措,令國債買漲投資面臨風險。

記者獲悉,8月以來,部分中小農商行加倉7年期國債所對應的收益區間,主要在2.08%~2.15%之間,一旦7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05%附近,他們也會降低購買力度,因爲他們認爲一旦相關部門對長期國債採取新的市場引導舉措,7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可能應聲反彈,令投資風險加大。

上述農商行債券交易員向記者透露,目前他們正高度關注中長期國債的利率風險,即便8月以來他們仍在加倉中長期國債,但相應的債券期貨套保交易力度也在相應增加。

“目前,是最考驗金融機構的債券精準定價能力時刻,對市場交易情緒變化、相關部門監管趨勢的任何誤判,都可能引發較大的債券配置風險。”一位城商行資產配置部主管直言。目前,他們的中長期國債配置,主要以持有到期爲主,以此滿足存款類理財產品的預期回報。但他們最擔心的是,隨着理財產品淨值化,一旦國債價格出現較大幅度回落引發存款類理財產品淨值下降,銀行理財端也可能面臨較大的資金贖回壓力。目前他們能做的,就是持續增強債券交易定價能力,在加大市場風險對衝同時減持存在投資虧損風險的中長期國債頭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