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劍羚未達標 立委放話不能收

陸軍一年期義務役11月 進行紅隼火箭彈實彈射擊,其中1枚火箭彈未發火,鑑測官高舉過頭擡離靶場。(本報資料照片)

中科院研製的「海劍羚」飛彈因作戰測試未過,國防部同意展延到2024年底前結案,並在這個月進行補測,但結果海軍仍不滿意。立院國防委員會上週審查國防預算,海軍坦言,補測「還有精進空間」,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指出,「沒有達標就不能收」,不能爲了要達標而達標。

海劍羚飛彈系統作戰範圍爲15公里,是軍艦防空的最後一道防線,必須在克服海面各種雜波反應的情況下,順利攔截擊落來襲的敵方飛彈,困難度相對複雜。據瞭解,海劍羚飛彈系統經多次調整之後,今年8月安裝在LCC-1高雄艦(國產武器系統測試平臺艦),進行海上實彈作戰測評,但是沒有通過,海軍給了補測機會,就在這個月,立委關心補測結果,海軍坦承「還有精進空間」。國防部雖多次同意研發展延,但預訂今年底前結案。

中科院於2015年臺北國防展,首度公開研製的海劍羚飛彈,2019年海軍在立法院表示,海劍羚射程8公里,需視中科院測試結果才決定是否建案採購。若海劍羚順利完成作戰測評並進入量產階段,將全面替代老舊的檞樹飛彈及海欉樹飛彈。唯海劍羚經過多年測試,包括這個月的補測,海軍仍有意見。

另中科院研製的紅隼火箭彈也遭質疑,重超過6公斤,單兵使用太重,朝野立委要求減重,並決議責成中科院對於發展中的第二代紅隼火箭彈,必須具備四種性能,分別爲可在室內發射、具備預測目標慣性、串列式彈藥、減重。

陸軍已多年編列預算採購紅隼火箭彈,期逐步取代服役40多年的66火箭彈。陸軍明年度編列2.4億元預算,採購紅隼反裝甲、攻堅練習火箭彈,以滿足志願役、義務役反裝甲連官兵的訓練需求。不過,11月間,1年期義務役役男實施鑑測時發生無法發射情況,引發關注。陸軍則表示,只有2次不發火,打不出去。

綜合立委質疑,紅隼火箭彈1枚價錢要10萬元,花了那麼多錢、時間,而且重量增加那麼多,比66火箭彈還不方便,應該給官兵好用的,如果要跑到目標前200米發射,沒打到履帶還沒有用。國防委員會最後做出研發中的二代紅隼火箭彈需減重等4項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