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巴黎的習馬會,重點不在第三島鏈(雁默)

法國是習近平此次訪歐的重頭戲。圖/美聯社

歐洲團結的那一天,就是太陽打西邊出來那一天。

我沒有把「團結」一詞進行嚴格的定義,2個問題裡只要其中一個產生共識,就可稱爲團結,夠寬鬆了吧?即便如此,歐洲還是做不到。

習近平訪歐,塞爾維亞與匈牙利之行,沒有懸念,中國的歐洲老鐵,肯定愈來愈鐵。因此,各方矚目的是習近平與馬克龍的異地重逢,能達成什麼令人意外的共識。

關於此,西方基本不看好,而在東亞,大家將眼光放在法國於太平洋的屬地上。有無可能,被美國激怒的法國,會在這些屬地上給解放軍「方便」,好讓北京直接突破第三島鏈?

我不認爲習近平會在巴黎談第三島鏈,甚至,這是一個北京認爲很次要的議題。習近平想尋求的突破,更多是敦促歐洲將自身的「安全」與「發展」分開看待,切割處理。

2個問題:安全與發展。

關於前者,俄烏衝突看似促成了歐洲團結,然而,在安全問題上,到底要不要繼續「倚美」,維持美國在北約的主宰位置,按例買美國武器?歐洲內部並無共識。

關於後者,事關經濟前景,歐洲意識到科技,工業的決定性影響。在傳統汽車轉型,AI,量子計算等未來性極高的領域上,歐洲人認爲必須與中美三足鼎立。然而,光是荷蘭政府無法抵抗美國對ASML卡脖子的問題,歐洲人就難面對此一事實——自立的條件是「脫美」。

換言之,安全與發展,歐洲內部對此只有分歧的擴大,遑論共識,期望歐洲團結,甚至遠離美國實現戰略自主,還是別抱太大期望。

由此,引導歐洲將安全與發展分開看待,是北京退而求其次的戰略,因爲主要對手美國是將安全與發展捆綁在一起,尋求結夥,脫鉤,新冷戰,對此,習近平當然要往反方向走,才能保住國際經貿的有利地位。

德國與法國是歐洲核心,但這兩個國家的對華策略都自相矛盾,北京已一再體驗這種矛盾。

去年馬克龍訪華,中法都感到滿意,但現在法國是最反對中國新能源車進口歐洲的國家。與之相反,蕭茲前年訪華,中德都帶着些許遺憾道別,但現在德國卻是最反對歐洲在新能源車上對中國閉關自守的國家。

個別產業雖不能覆蓋國與國關係的全部,但見微知着,法國仍是那個投機性較強的國家,德國一如往常地務實。

先不論安全問題,我們從產業面看蕭茲今年的訪華目的。

簡單說,蕭茲意在確保德國企業龐大的在華利益,這一點,北京給得起,也願意給,甚至求之不得。不過,外國企業抱怨的監管問題,事涉國安,習近平也守得很嚴。當前,習也將安全問題置於發展之上,或說,沒有安全,就沒有發展,此一意識主導了北京的政策。

西方媒體刻意迴避的事實是,在美國對供應鏈的暴力拆解後,雖有些外國企業爲避險而離開了中國,但卻有更多的企業不但沒被嚇跑,還選擇加碼投資於中國本土。目的很單純 —— 難以取代的大市場。

德國奔馳汽車的全球銷量,中國佔40%。僅此一例,就很能說明現狀。道理很簡單,與其離開中國大陸,這些企業認爲管理風險的成本更低。

如何管理風險?與中國企業合作避險。怎麼合作?中企將東南亞分公司生產的產品供應給外國企業,以規避美國的脫鉤大法。說白了,中國企業會幫外國企業「洗產地」,而且性價比一樣好,因爲無論來源地位於哪裡,其實都是「中國製」。

這便是爲何,北京最重視的是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有此基礎,即能破解美方的脫鉤斷鏈。而對東南亞國家而言,中國是外來投資與技術輸入的金雞母,因此兩造雙贏。拜登政府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是笑話一則,發笑的就是東南亞國家。拿金雞母去跟美國換雞肋?多麼可笑。

德國跨國企業對中國大陸「一往情深」,不是沒道理的,務虛的人不會懂。但法國是另一個故事。

如果說德國聯合政府的對華政策是多頭馬車,那馬克龍自己就是多頭馬車。喊「歐洲戰略自主」最大聲的是馬克龍,但操作中國槓桿以尋求脫美一途,卻也做得不幹不脆,瞻前顧後,與戴高樂當年的氣魄相比,差太遠。

對中國電動車進行不公平補貼調查的首謀,就是法國工業部門。真相是,中國大陸早已取消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時間點是2022年底。現在的中國新能源車行業已取得全球產業優勢,在內地的市佔也已超過50%,電池成本被管控到不可思議的低,不是因爲補貼,而是因爲創新。

中國的低製造成本與創新能力,纔是歐美害怕的層面,而不是補貼。

因應外國低價商品的最佳策略,是公平競爭,與之合作,刺激創新,造就產業升級,而不是保護主義。依此途經之成功案例,就是特斯拉與中國的合作。除此之外,還有中國汽車公司與外國汽車公司的合資模式。可以說,今天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成功,就是來自於與先進外國公司合作,而不是閉關自守。

當然,中國汽車行業崛起前的工資,遠比當前歐美的工資低,所以有彎道超車的優勢,因此,在某種層面看,歐洲想樹立壁壘也情有可原。不過,合作刺激創新這條道路是不能迴避的,歐美必須在貿易壁壘與合作之間找到平衡點,而不是任憑保護主義肆虐,講一堆歪理。

與法國不同,德國汽車業就是這麼想的。原因說穿了,即法國車競爭力不如德國車,自信不足才一味只想自保。

以汽車行業爲鑑,我們基本能看到歐洲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想站在中國肩膀上謀發展,另一方面又放不下身段,只好學美國,在安全問題上鬼打牆。

習近平是否能說服馬克龍,至少在發展層面「同向而行」,關鍵在於中方在經貿上能給出多大的讓利,馬克龍體面話很會講,但要的就是錢而已。但若只是要錢,對北京而言都是小事,怕就怕歐洲不但要錢,還要命,收了錢還在安全問題上緊挨着美國將中國往死裡打,兩面套利。

終歸一句,中方希望歐洲實現戰略自主,不求一步到位,但求先在發展層面去除毫無必要的「安全顧慮」以及人權說教,如華爲問題,新疆(棉)問題。

習近平願去法國,基本上一定能達成若干合作共識,問題只在於習離開法國後,最起碼的友善能維持多久。

觀察點是,法國在新能源汽車問題上若能捐棄成見,向德國立場靠攏,那麼可說這次的「習馬會」斬獲頗豐,否則,中歐還有漫長的荊棘路要走,而歐洲的損失肯定比中國大。

此外,不排除在AI與量子計算的先進科技方面,中歐有機會以合作取代對抗,但這不是一錘定音的議題,就算有合作共識,也只是先開一扇窗的程度。

至於烏克蘭問題,中方不可能「遠俄近歐」,對此,馬克龍心裡也清楚,而他想實現的,僅僅是巴黎奧運期間停火,給法國一個面子。這就要看接下來的「習普會」,普京怎麼說了,「習馬會」不會有結論。

總言之,領袖會晤通常意味者關係向好,或停止惡化,中法的共同利益會因此增多,問題只在於馬克龍的行動跟不跟得上他的口惠。(作者爲專欄作家)

※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