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武俠百年展 文化局令人寒心(沈寬)

周華健以墨寶寫下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名句,爲「百年武俠文化展」致意。(主辦單位提供)

籌備一年,戮力奔走半年多,爲期三天的「武俠百年文化展」,於7月19〜21日,在臺北松煙三號倉隆重揭幕,以豐富精彩的內容、多姿多彩的活動,吸引了來自全臺各地的武俠愛好者前來觀賞。從報章、網路新聞的報導中,可以看出在場蒞臨觀賞的來客所給予的佳評,而從其珍貴的各項展品及緊湊的節目表中,更可以看出主辦單位的用心,可以說是雙北地區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陣容龐大的展覽盛會。

以如此龐大、精彩的內容:150小時的展演、9場武術表演、13場現場講座、琳瑯滿目的珍貴小說、漫畫、電影海報、十八般武器,更有筆名上官鼎的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率先啓動整個節目、李天祿的亦宛然布袋戲團定時串演,又選擇了場租昂貴的臺北松煙,從展品的蒐集、運送,場地的安排、佈設,文宣的設計及發送,以及動用到的現場工作人員數量,可以想見到,其中所耗費主辦單位的心血是如何的深濃;如此盛會,理當是政府有關部門樂見其成,且加以扶持、輔助,以鼓勵有志於推闡臺灣文化人士竭心盡力地投入纔對。

但是,現時臺灣的文化環境,卻是無法讓我們如此樂觀。在整個籌備的過程中,公部門幾乎是不理不睬,任其自生自滅,向文化部徵詢補助可能時,就以一句「不補助展覽」打發了事;而各公營行庫,雖經備齊了詳細的計劃內容方案尋求支援,甚至還請了立委召開說明會,也都一樣如石沉大海、杳無好音;至於民間企業、基金會,肯伸出援手,哪怕就是戔戔之數的,也是靳吝不予。幾乎所有的資金來源,都是仰賴主辦人以人情懇託,以數額不等的小額捐款,積少成多,而勉強支應,卻仍留有不小的經費缺口。

武俠文化雖說近年來已成小衆文化,尤其是文字衰退、圖像方生之後,武俠小說的閱讀人口,已急遽下降;但是經由漫畫、電影、電視劇及手遊、電玩的廣爲傳播,其實武俠精神也早已開枝散葉,深深寖潤於國人心中了。更重要的是,臺灣自1950年代諸多武俠作家的辛勤耕耘,投入了300位以上的作家,創作了3000部以上的作品,這是何等光輝燦爛的不凡文學成就,理當在臺灣文學史、文化史上濃濃地記上一筆,以流傳給後代子孫。殊未料僅僅不過數十年,這些前賢的努力成果,竟爲人所漠視、輕忽到這樣的程度,文學云乎哉?文化云乎哉?真的是令人無語問蒼天了。

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主辦單位在籌劃之初,就已虛心向臺北市文化局請益,在開過一次會議後,也採納了文化局的建議,縮減規模與天數,並獲得將予以補助的承諾。他們完全遵循文化局補助文藝活動的流程,備齊所有的資料,向文化局提出申請,且在整個過程中,謹守本份,絲毫未有關說之舉。可今日文化局公佈了補助的計劃項目及金額,洋洋灑灑36頁,耗資250萬的「武俠百年文化展」,竟連一毛錢都沒有獲得,這真的令人寒心了。

衆所周知,臺北市文化局經費有限,粥少僧多,其實就是獲得補助,也不過就是區區數萬到十數萬不等,其實等如是杯水車薪,也未必能有多大的揖注。但是,問題關鍵不在金額的多寡,而在象徵的意義,如此竭心盡力所籌辦的活動,也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竟然一切歸零。

據側面打聽,「武俠百年文化展」是以經費最少的「文學類」提出申請的,而評審因爲可能「項目不符」,因而未予考慮。但是,當初提出申請時,是針對「社區文化展」項目的,但是文化局相關部門承辦人,來電通知,希望能夠改成「文學類」,他們接受了建議,反而竟因接受建議而被擯落在補助名單外,請問此冤此屈又將向何處去申訴?

尤可怪異的是,19日晚,展場有個開幕酒會,他們不但奉呈了邀請函給文化局長,並再三敦請能撥冗出席,可局長卻是不肯回隻字片語,竟等如無所聽聞一般,最後是一連三天,不但未見身影,連文化局也沒派半個人前來觀覽。

臺北市文化局長與藝文界關係密切,無論大小活動,經常是馬不停蹄、踊躍參與的,向來也有甚高的評價;但是,「武俠百年文化展」既已屢見報章報導,又與市政府近在呎尺,竟然連理睬都不屑於理睬,往昔負有佳評的「文化人」,究竟是何用心,就令人如丈二金剛摸不着頭緒了。

負責這次展覽的核心人物,是在武俠文化研究卓有聲譽的學者,在兩岸三地的武俠界,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歷年來發表的相關著作,也都非常受到肯定。在他操盤、規劃之下,「武俠百年文化展」的具體成效,也都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了。有志者若斯,而所受到的冷遇竟若斯,長此以往,試問還有誰願意不計名利,只爲理想,就奮身投入於文化開創的工作?

在臺灣,從事缺乏投資報酬率的文化工作,真的是難之又難,但是再艱難的工作也還是需要有人去做。最怕的是,表面上口口聲聲說有多重視文化工作,而在有人願意挺身而出的時候,竟抽冷子來個暗施拳腳,臺北市號稱首善之區,而如此對待有志之士,真的是令人切齒寒心的。

(作者爲大學退休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