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中華臺北的一中同表(張晰)

中華冬奧代表團由掌旗官黃鬱婷(中)、何秉睿手持奧會會旗入場。(美聯社)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已經隆重開幕了。在以美國爲首的部分國家「外交抵制」的背景下,臺灣對北京冬奧會的態度和反應一直受到輿論的格外關注。

開幕式前一波三折,臺灣先是宣佈不打算出席本屆冬奧會的開幕式。後來改變了先前的決定,又宣佈可以出席冬奧會的開幕及閉幕典禮。

開幕式上,臺灣代表隊如約而至,排在第11位入場,位列日本代表團之後,中國香港代表團之前。男子滑雪選手何秉睿與女子滑冰選手黃鬱婷共爲掌旗官,以「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的名稱入場。

臺灣爲什麼一開始決定拒絕出席冬奧會開幕式?背後的原因值得分析和思考,或許我們能夠從中找到改善兩岸關係的契機也未可知。

從臺灣宣佈不參加冬奧開閉幕式的時間鏈上不難發現背後的因果關係。

1月25日臺灣陸委會發表聲明表示,臺灣的運動員將正常參加北京冬奧會的比賽,但是「不會派遣官員與會」。聲明中還呼籲北京不要以政治干預賽事或矮化臺灣。 1月26日大陸國臺辦發言人談到臺灣選手參加冬奧運時,以「中國臺北」而不是以臺灣所慣常接受的「中華臺北」稱呼臺灣代表隊。 1月28日臺灣體育署宣佈,不派代表出席冬奧會的開閉幕式。

顯然,「中國臺北」的稱呼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導火線」。國臺辦的發言一出,就即刻引起臺灣陸委會的強烈不滿並迅速在臺灣媒體發酵,引起廣泛的負面反應。不管是「藍營」還是「綠營」都表示這一稱呼是矮化臺灣,是佔臺灣便宜,「吃臺灣豆腐」。民進黨有人更將此曲解爲,大陸用「中國臺北」的叫法等於將臺灣選手變成了「中國臺灣」選手。

爲什麼臺灣方面被稱作「中國臺北」呈現出如此的敏感?大概有政治層面和技術層面兩方面的原因。從名稱本身來說,「中國」和「臺北」這兩個名詞並列合用是前者修飾後者,表現出一種隸屬關係,臺灣目前還無法接受這樣一種表述。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在冬奧開幕式上, 「中國臺北隊」可能會與「中國香港隊」排列站在一起。而「臺灣」在臺灣人的心中國際地位遠高於香港,和香港不屬於一個等級,不能相提並論。

臺灣不出席冬奧會開閉幕式的決定顯然是對大陸用「中國臺北」替代「中華臺北」的不滿和抗議。不過臺灣的宣佈看來還比較溫和,挑釁性不算強。首先,決定是由臺灣的體育署宣佈的,而不是由臺灣陸委會宣佈的,政治意味不濃;決定是基於「防疫」與「航班」的因素,沒有使用「抵制」等字眼,所以表面上和政治無關,屬於「技術性」的缺席;大陸也使用過「技術性」的手法缺席過2009年在臺灣高雄舉行的世界運動會開幕式,臺灣屬於有樣學樣,你來我往。

爲什麼對參加國際體育賽事的臺灣代表隊有「中國臺北」和「中華臺北」兩種稱呼?這要追溯到40年前的「洛桑協議」。

1981年國際奧委會和臺灣在洛桑簽訂了「國際奧會與中華臺北奧會協議」:臺灣正式接納了Chinese Taipei 的名稱作爲參加奧運會代表團的名稱。也是從那時之後,Chinese Taipei除了被用於國際體育賽事,臺灣也用此稱呼參加亞太經合組織、世界衛生大會等國際組織和會議,形成一種「奧會模式」或「奧運模式」。

令人遺憾的是「洛桑協議」是用英文簽署,未曾想到文件中Chinese Taipei的中文譯名隨後引起了兩岸之間的爭執。英語的Chinese既可譯爲「中國」,也可譯爲「中華」。大陸將Chinese Taipei翻譯爲「中國臺北」,而臺灣翻譯爲「中華臺北」,形成「一中各表」、各取所需的局面,雙方爲此爭論不休。

「洛桑協議」簽署時正值蔣經國國民黨執政時期,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一直在堅持「一中」,即「中華民國」代表China,而Chinese Taipei可翻譯爲「中華」臺北。這恐怕也是當年臺灣方面接納Chinese Taipei名稱的考量和初衷,畢竟中文名稱中還保留了原先國名中的精髓部分。

爲了解決「中國臺北」vs.「中華臺北」的爭議, 1989年4月6日臺灣奧委會和大陸奧委會的代表在香港簽署協議,這次用的是中文。相關的協議內容爲:「臺灣地區體育團隊及體育組織赴大陸參加比賽、會議或活動,將按國際奧會有關規定辦理。大會(即主辦單位)所編印之文件、手冊、寄發之信函、製作之名稱,以及所做之廣播等,凡以中文稱臺灣地區體育團隊及體育組織時,均稱之爲「中華臺北」。」 根據上述內容,使用「中華臺北」 的名稱可以說是兩岸體育界1989年達成的「八九共識」。

從臺灣首次使用「中華臺北」 的名稱參加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至今已有近40年。遺憾的是,大陸方面對於臺灣在奧運會上的稱謂並不總是保持一致,往往會根據兩岸關係的好壞變化,對名稱進行選擇性的使用。

在國民黨執政時期舉行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2016年裡約奧運會期間,大陸的官方媒體採用了「中華臺北」的名稱來稱呼臺灣參賽隊伍。 2016年民進黨執政之後,例如在去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大陸官方電視和報紙都不再使用「中華臺北」而改用了「中國臺北」。

自民進黨又一次執政以來,臺灣獨派團體爭取以「臺灣」的名義參加國際體育賽事的呼聲不絕於耳。臺灣民間團體2018年發起「臺灣正名公投案」 ,擬打算用「臺灣」替代「中華臺北」。有1140萬人參加投票,最後同意票佔45.2%,不同意票佔54.8%,公投結果否決了提案,說明大多數臺灣人還是願意使用「中華臺北」稱號的。

最不願意使用「中華臺北」稱號的當屬民進黨當局。爲「臺獨」而「修憲正名」,全面的「去中國化」是其基本路線。爲此民進黨不遺餘力地將「中國」、「中華」字眼從各個名稱中拿掉,換成「臺灣」。

僅僅出於反「臺獨」的角度,大陸就不應放棄「中華臺北」的稱呼,反而應恢復使用「中華臺北」,畢竟這一稱呼裡還有一個「中」字,還有一個「華」字。而這正是民進黨所不樂見。臺灣參加奧運從最初「中華民國隊」到後來不得不接受的「中華臺北隊」,兩個名稱之間顯示了文字上的演變脈絡,意義上的內在聯繫,歷史上的傳承啓合,不變的是「中華」。

從政治角度講, 使用「中華臺北」帶來的實際效果不會比使用「中國臺北」的差。 「中國」、「中華」翻譯成英文都是China。不管使用哪個稱呼都改變不了臺灣和大陸同屬一箇中國的歷史事實。

從文字意義和文化意義上看,「中華」一詞顯得更博大和豐富。 「中華」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意與中國相通,又與華夏相系。古代文獻裡「中華」不僅指地理層面上的中國全境,還有代表「文化中國」的更深一層意思。近代梁啓超先生在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1904 年)一文中,對「中華」一詞的內涵做過詳細說明: 「立於五洲中之最大洲而爲其洲中之最大國者,誰乎?我中華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誰乎?我中華也;四千餘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

從當代實際使用上看,「中華」指的就是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裡有「中華」,「中華民國」裡也有「中華」。國歌歌詞裡有「中華」,漢語言中包含「中華」二字的褒義詞彙比比皆是。諸如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華大地,振興中華,愛我中華,等等。

臺灣海峽兩岸對Chinese Taipei的稱呼,沒有必要再相互鬥嘴各取所需「一中各表」了,是進行 「一中同表」的時候了。兩岸同文同種血脈相連,「中華」是連接兩岸的臍帶。 「中華臺北」是兩岸1989年達成的「八九共識」,是臺灣的選擇,也經過大陸的同意,大陸理當遵守。況且以「中華臺北」 的名義參加國際體育賽事在臺有廣泛的民意。使用「中國臺北」的名稱有違臺灣的民意,也傷了反對「臺獨」、秉持「中華民國」 信念的「藍營」的心,客觀上還等於給民進黨「遞了刀子」,有點得不償失。

值得欣慰的是臺灣派代表隊如約出席了冬奧會的開幕式,北京也遵照「奧會模式」,在開幕式中司儀唱名臺灣隊時英語用的是Chinese Taipei,漢語用的是「中華臺北」。兩岸的運動員有機會站在同一個奧運舞臺,共同參與世界體育盛會,相互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對同爲炎黃子孫的中華兒女來說是件幸事。(作者爲多倫多聖力嘉學院兼職教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