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下投行淨收入銳減四成!頭部券商遭遇“滑鐵盧”

身處低谷期的投行業務,隨着上市券商中報的披露收官,“寒冷”之勢有了更爲量化的體現。

第一財經結合券商中報和Wind數據梳理髮現,投行營收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兩大口徑之下,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均同比下滑逾四成。其中,42家披露投行營收的券商中,34家同比下滑;49家披露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的券商中,37家同比下滑。多家頭部投行遭遇或者接近“腰斬”。

值得注意的是,在37家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同比下滑的券商中,有36家的證券承銷收入均同比下滑。有券商也稱,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下滑是因爲承銷收入減少。據瞭解,承銷收入在投行收入中佔大頭。

券商投行業績承壓,與市場環境、強監管政策等有關,一方面對投行的執業能力和項目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A股市場發行節奏持續放緩,融資家數及金額均大幅下降。

在此背景下,多家券商認爲,下半年投行業務機遇與挑戰並存,短期IPO和再融資審覈節奏階段性收緊,投行業務收入承壓。對此,不同規模券商應對舉措有所差異,挖掘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成爲多數券商的應對舉措之一。

逾八成券商投行營收下滑

上半年,大多數上市券商投行收入遭遇“滑鐵盧”,成爲拖累多家上市券商整體業績的一大因素。

從投行業務營收口徑來看,42家上市券商披露了相關數據,投行營收合計116.8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211.04億元,減少約45%。其中,34家投行營收下滑,僅8家同比上漲。

這42家券商中,近兩年半投行營收居前十的券商“面孔”變化不大,今年上半年僅東吳證券掉出前十之列,國金證券新進入前十,其餘9家排名有所變化。這10家券商投行營收均超過4億元。

其中,中信證券以17.23億元的證券承銷業務營收居首,國泰君安和中信建投以10億元左右的投行營收位居第二和第三,排名第四的海通證券投行營收爲9.69億元,第五名的申萬宏源投行營收爲7.21億元,中金公司和東方證券的投行營收則均在5億元上方,中泰證券、國金證券、國信證券的投行營收超過4億元。

這10家券商中,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投行營收降幅較大,分別下降70.1%、61.81%;海通證券、中信證券投行營收則遭遇“腰斬”。另外,國信證券、申萬宏源、中泰證券的投行營收同比降幅均超30%。

中金公司在中報中分析原因稱,投資銀行分部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爲科創板跟投而持有的證券2024年上半年市值下降較2023年同期市值上升而帶來的權益投資產生的損益淨額變動;同時,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也有所減少。

海通證券也稱,投資銀行業務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1.76億元,降幅54.8%,主要是IPO融資金額同比下降,公司股權承銷收入減少。

除了中金公司降幅超過70%外,還有中銀證券、華林證券、東方財富的投行營收同比降幅超70%,東北證券、西部證券、信達證券降幅超50%。2024年投行營收同比降幅超50%的一共有10家券商,還有20家券商的同比降幅在10%~50%之間。

在券商投行營收普降中,有8家逆勢增長,其中7家增幅超過10%,中國銀河的增幅爲44.92%,太平洋的增幅超30%,南京證券和華創雲信的增幅則超20%,首創證券、廣發證券、錦龍股份的同比增幅在10%~20%之間,長城證券的同比增幅則約2%。

承銷費用成投行淨收入拖累主力

再看上半年合併報表下的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除華鑫股份外,50家上市券商中,49家券商的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合計142.26億元,相較去年上半年的239.93億元,同比下滑41%。

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4家券商投行手續費淨收入超過10億元,其中中金公司投行營收5.79億元,但投行手續費淨收入達到12.81億元,僅次於中信證券。根據該公司分析,主要受投資收益變動影響。

另外,華泰證券、海通證券、東方證券、中泰證券的投行手續費淨收入均超過5億元。

相較去年中報,今年中報投行手續費淨收入前十的券商座次發生較大變化。中信證券仍穩居第一,中金公司由去年中報的第三升至今年中報的第二;國泰君安前進3名,由第六升至第三;中信建投退居第四;華泰證券第五名的位置不變,但今年上半年超過海通證券,海通證券退居第六;東方證券則由第九前進至第七,中泰證券維持第八不變;國金證券和光大證券新進入前十之列,分別位居第九和第十,而去年同期的申萬宏源和國信證券則退出前十之列。

這10家券商的投行手續費淨收入均同比下滑,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中信證券降幅較大,均超50%;中金公司、中泰證券、光大證券降幅則均超30%。

而這10家券商的證券承銷收入也均同比下滑,降幅在17%~63%不等。保薦業務收入則有7家同比下降,降幅均超30%,光大證券的保薦收入同比降逾七成;3家同比增長,國金證券、國泰君安、東方證券的保薦收入分別增長46.97%、28.82%、11.50%。

其中,國泰君安在中報中稱,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同比減少3.83億元,降幅24.71%,主要是股票承銷業務收入同比減少。

不止頭部券商,大多數券商投行手續費淨收入都下滑,49家券商中,37家券商同比下滑,27家降幅超過30%,其中10家降幅超過50%。另外,上半年華鑫股份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項下的投資銀行業務收入9484.94萬元,同比增加52.92%。

這37家投行手續費淨收入下滑的券商中,除降幅最小的財達證券承銷收入同比增長外,其他36家的證券承銷收入均同比下滑。

在12家投行手續費淨收入同比增長的券商中,僅哈投股份1家證券承銷收入同比下滑,而該公司財務顧問業務收入同比增逾2倍;其他11家的證券承銷收入均同比增長。太平洋證券便稱,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同比增33.37%,是因爲上半年投行承銷手續費收入增加。

有投行人士告訴記者,在投行業務中,承銷收入是大頭,保薦費佔總收入的比例較少,不到10%,甚至有些券商在5%以下。

承壓趨勢難改

券商投行有何應對舉措?

券商投行業務陷入“寒冬”,與宏觀經濟、市場行情與資本市場政策變化有關。上半年,IPO和再融資持續收緊,全市場股權業務明顯收縮。

隨着國內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從嚴監管政策相繼落地,對投行業務人員的執業操守和項目的整體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爲資本市場核心中介,證券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機遇與挑戰並存。

同時,A股市場發行節奏持續放緩,融資家數及金額均大幅下降。上半年,A股IPO企業數量及發行規模均有下降,全市場合計44家企業完成IPO,同比下降74.57%,發行規模324.93億元,同比下降84.50%。再融資發行規模同樣有所下降,再融資(現金類及資產類)規模1404.80億元,同比下降68.99%,其中,現金類定向增發合計發行規模759.04億元,同比下降73.42%;可轉債合計發行規模213.97億元,同比下降70.63%。

那麼,下半年投行業務環境如何?“2024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延續弱復甦,市場仍有修復空間,股市一二級市場需逐步恢復信心。投行業務機遇與挑戰並存,短期看IPO和再融資審覈節奏階段性收緊,投行業務收入承壓。”國金證券在中報中稱。

申萬宏源也稱,短期看,IPO和再融資節奏階段性收緊,投行業務收入承壓;長期看,經濟復甦方向和資本市場改革政策將有望迎來積極變化,投行業務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從服務新質生產力中尋找機遇,進一步提升執業質量及內控水平,成爲大多數投行的應對舉措。

國金證券稱,在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的變化和調整下,國金證券投行人員將開拓和挖掘硬科技和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重視投行內部的行業研究工作,並強化與公司各條線的協同工作;關注重大風險事項和嚴把項目“入口關”,推進在審項目的審覈,進一步完善投行業務執業標準,全面提高投行業務執業質量。

中金公司也稱,將提高項目儲備、項目質量和市場份額;加大對上市公司的覆蓋和綜合服務,爲大宗交易、詢價轉讓和增發等需求提供服務;大力發展私募股權融資業務,成立專門團隊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的各類資本和業務需求。

就中小券商而言,長城證券稱,下半年,該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將繼續擴大存量債券規模承銷份額;加快產業化業務轉型;逐步加大對新三板、北交所項目的投入力度,繼續挖掘再融資等短週期項目的業務機會,繼續拓展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綠色債、鄉村振興債、科技創新債等品種。

太平洋證券也稱,下半年,該公司股權融資業務將繼續拓展併購重組的市場機會,加大併購重組項目承攬與承做;加大北交所IPO項目儲備和積累,開拓優質新三板、四板儲備項目;利用好再融資收緊下對小額快速業務的豁免政策,維護拓展小額快速業務。

值班編輯: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