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發射第二顆間諜衛星引猜測

據韓聯社8日報道,韓國第二顆軍事偵察衛星當日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並與地面站成功進行通信。專家表示,這意味着韓軍歷史上首次擁有攜帶高性能成像雷達的偵察衛星,其偵察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增強,這也是韓國向建設獨立的天基偵察網邁出的關鍵一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時間8日8時17分,該衛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通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發射45分鐘後,衛星與火箭分離,成功進入軌道。此後,該衛星在上午9時11分與地面站進行預備通信,但未成功。10時57分,第二次通信成功。接下來該衛星將經過數月的運用評估後,執行監視和偵察任務。據美聯社報道,韓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隨着第二顆軍事偵察衛星發射成功,“我們的軍隊獲得了額外的獨立監視能力,並進一步加強了我們的‘殺傷鏈’能力。”美聯社稱,韓軍方發言人指的是先發制人的導彈打擊能力。報道稱,2022年,韓國使用國產火箭將所謂的“高性能觀測衛星”送入軌道、成功發射自有技術衛星。但專家表示,使用SpaceX火箭發射間諜衛星更加經濟,韓國需要更多的發射來確保國產火箭的可靠性。韓國第一顆軍事偵察衛星於去年12月2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通過“獵鷹9號”成功發射,計劃於今年6至7月起正式執行監視朝鮮半島主要目標的任務。據韓聯社之前的報道,與搭載光學和紅外設備的偵察衛星1號不同,2號衛星搭載了合成孔徑雷達。搭載光學和紅外偵察設備的衛星可傳送分辨率較高的圖片,但容易受天氣條件影響,而搭載合成孔徑雷達的衛星不受天氣影響,兩者能產生互補作用。韓國國防部計劃到2025年將5顆偵察衛星送入太空,屆時將以每2小時爲週期對朝鮮半島的特定地點進行監視和偵察。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是韓國軍方第一顆自主研製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未來,由光學成像衛星和雷達成像衛星組成的韓軍偵察衛星情報網絡建成後,將極大提升其戰略情報的自主性,減少對美國的情報依賴。這對於其完善自身導彈打擊鏈具有重要意義。張學峰認爲,相對於無人機等空中平臺,偵察衛星可以不受限制地偵察別國縱深目標,而無人機的運用更加靈活。戰時,衛星能夠和無人機相互配合,由偵察衛星進行戰略偵察,無人機進行詳細定位,引導導彈實施攻擊。韓國軍方希望藉助這種方式來強化打擊鏈條。(張 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