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採訪,不要問多長時間,要問多少次
文 | 葉偉民
上週聊了採訪,結果不少人問我,如何做好“一次”採訪。注意!是一次,畢其功於一役的意思。
我覺得這裡頭有些誤會。很多事情能用效率求解,寫作卻例外,尤其人物寫作,它是讀心的藝術。就像追求多快好省的愛情大多沒有好結果,採訪也急不得。
總之,採訪這活兒,大力是出不了奇蹟的,耐心才能——要寫好一個人,最起碼採訪三次。
其實,一切以信息交換和情感溝通爲目的的交流,都應如此。
和聚會、相親不同,採訪雙方天然不對等,存在攻守關係。寫作者極力想獲取信息,是進攻方;受訪者是信息擁有者,是防守方。後者想的是:問什麼我就答什麼;話不全說,想不起或怕惹麻煩。
這種鬆弛和被動心理,決定了“一次把人採訪乾淨”基本不可能。初次見面,他放不開,或戴上面具,你記下的也多是空話、套話、場面話。這種情況也常出現在面試、用戶調研等場合。
因此,第一次採訪要沉得住氣,先做加法,多多益善。最好沿時間順序提問,一是符合人的記憶規律,二是追本溯源的同時,能持續激發對方的表達欲。
第一次採訪完,你的筆記本里應該一團糟,就像打翻了超市的雜糧架,綠豆紅豆小米高粱大米全混一起。而你只想做一碗白米粥,這時候就需要提純萃取,留下精華。
要着重提煉故事的衝突點和高光點,形成情節曲線框架。隔行如隔山,對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故事曲線,只能由作者來做,也必須由作者來做。
上述提煉的衝突點和高光點,就是故事中有價值的“脈衝”。放大並擦亮脈衝,情節纔會精彩。
相比第一次,第二次採訪要專注做“填空題”,重點突破這些“脈衝”,其他點可不涉及或少涉及。
你可以放下時間線,遇坑填坑,遇山翻山。比如上圖中的C、D、E點是大沖突點,這次採訪就要死磕它們。要像拔碉堡,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輪番轟炸,直至撬開最後一塊磚。
14年前,我採訪過兩名被塔利班劫持後徒手越獄的中國工程師。第一次採訪不算理想,因爲要照顧創傷後應激反應,傾聽多,追問少。我先把整個事件瞭解清楚,例如如何去巴基斯坦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何被綁架,又如何逃生等。
我重點採訪成功越獄的張國。他沒有說謊,但有隱瞞,很多重點情節語焉不詳。第一天採訪後,我把這些“鑽石礦坑”都提煉出來,留待第二次上門。很多問題後來有了新答案:
1、被綁架前有啥異樣嗎?
第一次採訪:“沒啥印象,可能我們倒黴吧。”
第二次採訪:“我想起來了,之前好幾次都在出勤路上見過那些人,應該是預先跟蹤埋伏。”
2、他們是怎麼對待你們的?恨他們嗎?
第一次採訪:“恨!天天給我們看斬首視頻,還用槍指着我們的頭,動不動就用木棒打。”
第二次採訪:“有個17歲的孩子,他站崗的時候會給我們偷偷帶藥,還有糖。我們還聊天……(省去1000字)”
以上只是舉例,要拿下這些脈衝,必須把問題揉碎,揉碎,再揉碎,一塊一塊完成拼圖。
結束後再提煉整理,看看“脈衝”豐滿沒有。最好打打腹稿,捋一捋情節線,看看還有哪些遺漏,留待第三次採訪拾遺補缺。
最後一次採訪儘量輕鬆,我建議和採訪對象翻一翻舊相冊,散散步,一些寶貴的人性因素就會不期而至。
這有點像攝影裡的“決定性瞬間”。諾獎得主、白俄羅斯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也記錄過這神奇的時刻:“那期待已久的時刻突然就出現了。當一個人遠離了那些好像紀念碑一樣,用石頭和水泥鑄就的清規戒律時,就回歸了自己,直面了自己……我必須抓住這個瞬間,絕對不可錯過。”
這三輪下來,有張有弛,故事精華就吃盡了,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採訪是交鋒,也是交心,技巧重要,但有些笨功夫着實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