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東方學院:探索“公有民辦”大學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3年6月30日,教育部發函對黑龍江東方學院變更舉辦者作出批覆,該校舉辦者由孟新、尚鶴翔、周長源、劉式勤正式變更爲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由此,學校17.44億元的鉅額優質教育資產無償交給了國家和社會,在法律意義上實現了“公有民辦”的辦學屬性。

黑龍江東方學院校長徐梅說,這次舉辦者的變更,是保障學校的公益性、非營利性,保障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傳承弘揚東方精神的必要之舉。

黑龍江東方學院,這座全國首批、東北首所民辦高校,再次挺立潮頭,爲探索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之路提供了“東方方案”,爲教育高質量發展書寫下一份厚重答卷。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三十多年前,爲了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步入大學殿堂,孟新等幾位老教育家,秉持“膽子再大一點,思想再解放一點”的改革精神,不依靠政府投入,在公辦體制之外,白手起家創辦了黑龍江東方學院。

歲月流逝,時代更迭。東方學院緊緊抓住每一次發展機遇,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無論在發展的哪一個階段,學校發起者和繼任者們始終堅持走非營利、公益性辦學之路。他們夙興夜寐,殫精竭慮,不求回報,“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辦學初衷從不曾改變。

2009年11月24日,孟新代表四位創辦人在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上鄭重宣佈,“東方學院的校產,就是屬於學校所有的公益性社會公共財產”。學校章程明確規定:學校的各項收入全部用於學校教育事業開支和改善辦學條件。

“雖然我們是民辦高校,但民辦的‘民’字不是指私人和個體,而是‘人民’。我們一開始就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用自己晚年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在龍江大地上建起一座人民的大學!”老校長孟新的話擲地有聲,也成爲每一位東方人所堅持的信念。

新時代的“公益性”

“辦國家之所需,補公辦之所缺”是當年孟新等人創造性提出的辦學理念。多年來,“立校爲公,厚德樹人”的東方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東方人勇毅前行。

徐梅對東方學院的公益性作出了進一步的闡釋:東方學院的“公益性”指的就是“公有民辦”。所謂“公有”,是指東方學院從誕生之日起就確定的公益性,東方學院的所有財產爲學校所有,不屬於任何個人、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不準任何人從學校抽離任何辦學資金,所有收入全部用於辦學。

近年來,學校堅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對於高等教育尤其是民辦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堅持依法辦學,大力推進內涵建設,推出一系列有力舉措,積極爲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黑龍江東方學院實施百名博士人才引進計劃、百名銀齡教師計劃、優青計劃,全力做好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和授權點的申報評審工作;完成今年黑龍江省首個高校人才公寓建設改造工程,首家引進社會資源啓動全光網建設工程和快遞中心建設;啓動老年大學建設等。黑龍江東方學院也成爲黑龍江省唯一一所爲全體自有教職工繳納企業年金的民辦高校。

繼續當好高等教育改革試驗田

唯一健在的創辦人尚鶴翔老先生曾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幾位創辦人共同的心願,將東方學院完整地、無償地交給國家和社會。如今,他的這一心願已達成,他希望未來的東方學院能夠繼續當好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田,爲國家建設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學校黨委書記徐德榮認爲,舉辦者變更爲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標誌着學校在民辦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展現了學校對於民辦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和前瞻視野。

黑龍江東方學院變更舉辦者,依法完成從“民有民辦 ”向“公有民辦 ”的跨越,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舉辦者、創始人的初心,確保了學校的政治安全、資產安全、發展安全,開闢出一條民辦高等學校非營利性辦學、 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黑龍江東方學院)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