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指季檢結果出爐,都有哪些變化?

8月19日,恆生指數公司公佈了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的恆生指數系列檢討結果,調整範圍包括恆生、國企、恆生科技等港股主要旗艦指數,以及與港股通可投資範圍直接相關的恆生綜合指數。所有調整將於9月5日起生效。

恆生指數是香港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標,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十二個月平均市值涵蓋率的94%,且由於追蹤旗艦指數的被動資金接近2600億人民幣,因此潛在成分股變動將涉及大規模資金流動,加之近期港股走勢依舊震盪,所以恆指此次季檢結果備受市場和投資者關注。

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爲藍籌股。通常認爲,藍籌股風險較低,收益穩定,並且向投資者支付股息的頻率更高。這些特質使得他們小額股票非常不同。在香港市場,恆生指數的成分股通常被認作爲藍籌股,所以入選恆指成分股又稱作“染藍”。

恆生指數方面,本次調整新納入百度、中國神華、翰森製藥、周大福,納入權重分別爲0.65%、0.65%、0.15%、0.26%,無標的被剔除,調整後成分股數目將由69只增加至73只。

值得注意的是,翰森製藥於今年5月季檢時遭到恆生國企指數成分股剔除。

與此同時,各只股票的權重也有相應調整。科技股方面,騰訊控股、阿里巴巴、京東的權重上調至8%、7.34%和3.06%,美團的權重下調至6.56%。金融股方面,匯豐控股、友邦保險、建設銀行在恆指中的權重分別下調至8.00%、7.61%和4.42%。

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方面,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被剔除,商湯集團獲加入,成分股數目維持50只。

恆生科技指數方面,此次沒有變動,成份股數目維持30只。

要想被納入港股通名單,納入恆生綜合指數就是重要一環。不同於恆指等其他指數,恆生綜合指數調整頻率爲每半年度一次,所以只會做局部小範圍調整。根據規則,一些符合條件的新上市公司(如一季度新上市並滿足恆生綜指大型和中型指數納入條件)可以在此次被納入,進而進入港股通。

恆生綜合指數方面,海螺環保、361度、快狗打車、香港航天科技、創夢天地、中國華融、貝殼-W等24只股將被納入;招商證券、陽光房地產基金、建業地產等14只股將被剔除,成份股數目由目前的508只增加至518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部分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股票持續停牌,恆生系列指數7月8日盤後剔除了世茂、佳兆業、彩生活、融創中國、火巖控股、中國恆大、中國奧園、奧園健康和恆大物業9家公司。

相比於今年5月的季檢結果,此次恆指調整幅度不大,並未與市場預測一致的大幅擴容。預計後續擴容的時間表可能需要進行靈活調整,將改革的週期適度延長,以平滑納入新成分股可能帶來的衝擊。

根據恆指公司在2021年3月發佈的諮詢結果,恆指成分股將在2022年中前增加至80支,最終固定在100只。恆指成分股本次季檢擴容後爲73只,但仍未達到此前設定的擴容目標。

歷來恆生指數系列成分股調整,都會牽動大規模資金流動。

綜合彭博和Wind數據,截至7月中,追蹤恆指、國企和恆生科技指數的ETF規模分別約爲234.2億美元、56.1億美元和94.9億美元,合計約385.2億美元(約2580.84億元人民幣)。

此次調整生效後,上海與深圳交易所會以此爲依據相應調整滬深港通的可投資標的範圍。業內人士認爲,獲納入港股通名單,對於個股而言往往意味着更多增量資金,尤其是南向資金的流入,有利於推動股價上漲。

年初以來,儘管港股市場波動較大,但南向資金保持流入態勢。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流入1817億人民幣,即使在3月和4月市場劇烈動盪期間,南下資金整體流入態勢依然延續。

考慮到當前國內貨幣政策立場及未來穩增長政策落地或將提振南向資金流入,預計中短期內南向資金流入趨勢保持不變。同時,H股估值相對A股及其他主要發達市場存在明顯折價,估值呈現明顯的比較優勢,而隨着基本面的修復,中國內地投資者的信心也有望回升。

總的來說,這一次制度調整所帶來的影響是全面的,包括存量的候選公司及將來新增的公司對能否納入恆指也有了更明確的考覈指標,也體現了指數的公平、平衡以及整個港股市場的代表性。

對於個股而言,無論是否被指數納入,上市公司是否被納入指數,只是一個實際意義不算什麼的側面影響因素,即使有影響也都是外在的。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要把關注點放到自己的業務發展,公司能否成爲真正的大牛股,最終還是要看其自身的經營業績表現來說話。只要專心紮實做好業務,做出業績,估值擡升也是遲早的事。

聲明:易昇證券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爲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