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名人譚延闓躺在棺上喊:今天我死了,出殯

1911年,一羣士兵闖進譚延闓家,把他架入轎中擡走。譚延闓嚇得面如土色,到了都督府,才知道是請他來做都督。譚延闓說:“先回家問母親,如果她不同意,殺頭也不做這個都督。”

做都督這麼重要的事情,爲什麼還要問過母親?譚延闓在做戲給別人看嗎?

其實,他對母親如此孝順,只因爲母親在家中的地位,是譚延闓心中永遠的傷痛。

譚延闓的父親譚鍾麟是清朝大員,官至兩廣總督。而他的生母李氏,只是一個通房丫環。

通房丫環還不如普通的丫頭。她們要做丫環所有的工作,給主人端茶送水,重點是,當老爺需要的時候,還要陪伴。

她們生下的孩子,也和母親一樣,在家裡沒有什麼地位。

但譚延闓是個特例。

李氏生產的時候,痛得死去活來,而譚鍾麟呼呼大睡,毫不在意。

睡意朦朧中,譚鍾麟夢見名臣何文安來拜訪:“我要在你家長住了。”

嬰兒的啼哭,驚醒了夢中人,下人來報,添了一個公子。想起夢中情景,他給兒子起名譚延闓,字祖安,號無畏。

譚鍾麟對兒子寄予厚望,遍請名師教授譚延闓。而譚延闓也很爭氣,被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稱爲奇才:“三令郎偉器也,筆力殆可扛鼎。”。

但譚延闓的母親李氏,雖然從丫環變爲小妾,還是做着原來的工作,每個人都可以使喚她。

這樣就很尷尬了,一家老小圍桌吃飯,其中包括譚延闓,但他的生母李氏,站在旁邊盛飯端菜,彎腰伺候。

主人吃飽了,她才能躲在一旁,隨便填肚。她是沒有上桌吃飯的權利的。

並且,譚延闓還不能喊李氏母親,只能叫姨,正房夫人才是母親。

生母的卑微,在譚延闓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傷痛。

他從小就憋着一口氣,一定要用功讀書,一定要出人頭地,才能讓李氏母憑子貴,坐下吃飯。

1904年,譚延闓參加會試,高中第一,這個成績足以光耀門庭。湖南200年來沒有出過會元,譚延闓開創了記錄。

而且,據說狀元原本是譚延闓。

主考官陸潤庠和張百熙,選了兩張超羣的卷子,揭開封條,一張是劉春霖,一張就是譚延闓。最後定譚延闓爲會試第一。

殿試的時候,慈禧太后看到他是湖南人,眉頭一皺。再看,姓譚,太后心裡咯噔一下,她想起了譚嗣同,那個名字像針一樣刺進她的心。

慈禧發話,狀元定劉春霖,今年乾旱少雨,春霖這個名字吉利。

喜報傳來,譚府上下喜逐顏開。慶功宴上,李氏像往常一樣,站在一旁伺候。譚鍾麟看了她一眼,輕輕說了一句:“坐下吃飯吧。”

淚水頓時奪眶而出。這一句話,李氏等了二十多年。她在桌邊站了整整24年,第一次被允許同桌吃飯。

她的兒子譚延闓,爲她爭到了這個權利。她的兒子譚延闓,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喊她一聲:娘!

1911年,譚延闓被推舉爲湖南都督。當時一羣士兵闖進譚家,不由分說把他擡進轎裡就走。譚延闓還以爲碰到了叛軍,嚇得膽戰心驚。

到了湖南省都督府,譚延闓才知道,原來請他來做湖南都督。

譚延闓提了個條件:“先回家問母親,母親答應了才行。不然,殺頭也不做這個都督。”

譚延闓的母親李氏,苦盡甘來,母憑子貴。

可是,好日子沒過幾天,李氏因爲太過操勞,病倒了,沒多久便撒手人寰。

母親出殯的時候,譚延闓心中的那塊傷疤,再次被無情地揭開。

族人擋在前面,堅決不讓李氏的棺木從正門出。他們說小妾的身份,按照族規只能走側門。

譚延闓沒想到,母親死了還要受辱。他氣得往棺材上一躺,大聲說:“譚延闓死了,擡我出殯!”

家族長輩們面面相覷,他們哪敢得罪都督大人。最後,李氏的靈柩堂堂正正地從正門出殯。

母親的遭遇,令譚延闓對舊社會的一夫多妻深惡痛絕,他立志不納妾。他與夫人方榕卿琴瑟和鳴,一生一世一雙人。

但譚延闓40歲的時候,妻子因病去世了。傷痛之餘,他每年都在結婚紀念日,寫一封信給亡妻訴衷腸。

這時,白富美宋美齡留學歸來。孫中山打算把妻妹介紹給譚延闓,並且還得到了宋家人的同意。

沒想到,譚延闓拒絕了孫中山先生的好意。他說餘生不再娶妻,只想把孩子拉扯大。

但是,不能拂了宋家的面子啊。於是譚延闓備了厚禮,拜訪宋家,叩頭認宋老太太爲乾孃。

宋美齡大爲感動,認下了譚延闓這個哥哥,一生一世的哥哥。

換做是你,你會拒絕宋美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