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智造被列入生物安全法案名單背後:中國測序儀夾縫崛起

9月9日,華大集團在深圳總部向全球發佈最新的納米孔測序儀。一天後的清晨,大洋彼岸傳來消息,美國衆議院通過了一項編號爲H.R.8333、命名爲“BIOSECURE Act”的法案,包括華大集團、華大智造在內的5家中國企業被指定爲“予以關注的生物技術公司”。

對於上述法案通過,華大集團在聲明中提到,該法案的實質,是假借美國國家安全之名,企圖以立法手段干預正常市場秩序,妨礙公平競爭,進而實現打擊華大等中國生物公司,加強某美國公司在美國基因測序市場壟斷地位的目的。

有不願具名的基因測序行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慨,國產基因測序儀行業一直在積極進取,努力向着更高的水平發展。基因測序又直接關係着國家和民族的生物信息安全,所以就像半導體行業一樣,一定會受到美國的關注和打壓。

華大集團與華大智造公開回擊

9月10日當天,華大集團與華大智造分別發表聲明作出回擊。華大集團表示,“我們對此次投票的結果感到失望。我們重申,華大嚴格遵守美國法律和市場規則,在美國不接觸個人數據,不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任何威脅。因此,該法案對華大在美國市場的限制,將無益於美國國家安全,實際上只會加劇並擴大美國本土公司在基因測序領域的壟斷態勢”。

據參考消息網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國會衆議院審議通過有關法案,針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措施,美方應當放棄意識形態偏見,切實尊重市場原則和經貿規則,停止推進有關法案,停止濫用各種藉口無理打壓中國企業,爲各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毛寧也說,中國將繼續堅定維護本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支持中國企業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9日的納米孔測序儀Cyclone新品發佈會上,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華大集團執行董事徐訊分享了一段引發所有人深思的經歷——2007年華大在深圳鹽田安家,當時正是測序技術快速變革的時期,華大花費上億美元一口氣買了128臺測序儀,與全球前十大藥企中的八家公司都簽訂了戰略協議,成爲全球最大的測序中心。就在他們以爲華大可以通過不斷買新設備來擴大規模的模式時,迎來當頭一棒。

說起當時的遭遇,徐訊一一列舉,2011年開始,原來說好的試劑折扣取消,試劑價格上漲40%,更可怕的是大家都能拿的折扣華大卻拿不到。此外,當一些實驗室的機器出現問題時,對方以零件禁運爲由,沒辦法提供維修服務,到後來更誇張的是,禁止他們在同一樓棟挪動儀器、也禁止開展臨牀應用。

“我們花了上億美元買來一個深刻的教訓,技術原來是買不來的。華大說基因科技造福人類,如果不從基因科技的源頭做起,華大是不可能真正意義上能夠實現造福的。”2012年徐訊臨危受命,要研發華大自己的設備,當時他們到各地尋求支持。其中一次會議上有專家說,華大隻會做服務,怎麼可能把這麼複雜的設備搭起來。

爲了搭第一臺原型機,他們從華強北和淘寶買一些零部件,比如當時在淘寶買的白色冰箱,120元。2015年,從最早的原型機到第一臺正式推出的商業化運行機器,華大終於走出第一步,雖然這臺機器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華大一直在不斷爲更高精度、更高通量、更低成本,不斷創新和迭代。

資料顯示,2014年國家藥監局批准的主要用於檢測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首個NGS測序儀就來自華大集團,經過幾年努力,華大智造陸續推出幾款新的NGS儀與配套設備。

記者也注意到,在當日的發佈會上,華大集團發佈的CycloneSEQ-WT02,是一款中通量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能夠在複雜的樣本中精準捕捉細微信息,高通量納米孔測序儀CycloneSEQ-WY01,不僅具有超長讀長和持久續測等性能,還能夠全面覆蓋複雜基因組序列,填補了國內納米孔測序領域高通量芯片的空白。

國產測序儀進入爆發期

測序儀是基因測序產業鏈的核心,是一個高壁壘行業,它通過讀取DNA爲疾病診斷、藥物研發、基因編輯等提供數據支持,是生物科技領域的重要工具。

目前測序儀的技術發展主要經歷了三代,分別是基於化學合成的第一代(Sanger法)、基於熒光信號的第二代(高通量測序)和基於電信號的第三代(單分子測序)。隨着測序需求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第四代測序技術——納米孔測序正在嶄露頭角,它可以實現快速、廉價、準確和長讀長的測序。

華大集團聲明中的公司大概率是Illumina(因美納),後者是全球基因測序和芯片技術的領導者,總部位於美國。

此前,因美納曾是華大智造進入美國市場的“攔路虎”。自2019年以來,因美納及其子公司在境外對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經銷商、客戶發起系列專利、商標侵權訴訟案件。

2022年7月,華大智造及其關聯公司宣佈,與因美納就美國境內的所有未決訴訟達成和解,根據協議條款,雙方將不再對加州北部地區法院和特拉華州地區法院的訴訟判決結果提出異議。因美納也向華大智造子公司CG支付3.25億美元的淨賠償費。

此時正是國產測序儀的爆發期,據蛋殼研究院統計,2022年有8款國產測序儀宣佈商業化,2023年有7款。也是在2022年,華大智造在本土市場的佔有率超過因美納。

蛋殼研究院對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間的測序儀公開招標數據進行了統計,從品牌來看,國產品牌已經處於較有利的地位。2023年招投標數據中,60.4%爲國產品牌,25.4%爲進口品牌。

根據2024年中期財報數據,因美納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3.31%,爲21.88億美元,但今年前6個月累計淨虧損卻高達21.14億美元,同比擴大了815%。中報披露後,Illumina也下調了全年業績目標,預計儀器設備板塊收入同比降幅很可能超過30%。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國產基因測序儀行業一直在積極進取,華大智造的新品動作也說明大家都看好納米孔測序技術的前景,也都致力於爲用戶提供更高性價比的測序儀產品。未來3~5年,納米孔測序和二代測序還是優勢互補,差異化競爭的格局,更遠的將來,納米孔測序會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至於中國企業能否在這一領域領先,該人士表示“有可能,但還是需要大量的努力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