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吳奇娜鐵雕展 鐵雕作品展現原始感與堅毅力量
鐵雕家吳奇娜個展的主題作品〈OPEN〉,吸睛之至。(範振和攝)
鐵雕家吳奇娜個展中的作品〈祖靈之眼〉,是全場最厚重的作品。(範振和攝)
鐵雕家吳奇娜(右)向花蓮縣文化局副局長曾之妤(左)說明作品意涵。(範振和攝)
「鐵雕,具有原始感與堅毅力量,很能代表一位女性決定在39歲開始投入藝術創作的勇氣!」吳奇娜26日上午在「OPEN敞開吧!吳奇娜鐵雕展」開幕茶會中,闡述厚實鐵雕創作的因緣。
鐵雕家吳娜的父親是知名藝術家吳炫三,很多人都認爲她會成爲藝術家是「理所當然」,但幼年時由於父母常於國內外旅行創作,與她聚少離多,在隔代教養的成長過程中,吳奇娜並未真正接受藝術訓練和教育,家人也從不期盼她走上這條路。
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後,她曾從事過博物館、文案企劃等不同工作,但內心總有一種無法填補的空虛,偶然創作中,吳奇娜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從此,利用閒暇不斷創作。
2013年,她第一時間告訴家人將投入創作的決定時,父親直接否定,但並未讓她打消念頭,反而激勵她更加積極創作,短短5年間,她已在臺中等地甚至新加坡、日本等外國展出,艱辛的過程,終讓她瞭解父親最初反對她的心情,更理解「藝術家」所要面臨的現實環境。
文化局副局長曾之妤說,吳奇娜的創作,未受學術訓練束縛,一切靈感源於生活周遭,運用簡單的線條,貼切表達心境,花蓮以石雕爲主,吳奇娜第一次在花蓮展出鐵雕,希望能與在地石雕家相互交流,迸出美麗的創作火花。
44歲的吳奇娜表示,最初只是隨手拿起身邊的廢紙板,隨意剪裁、凹折,再讓這個形狀,引導想像,自由發展成形,做完後,會她將這些「小模型」或「草稿們」收納在盒子裡。「這些草稿,乍看和垃圾只有一線之隔。」
累積一段時間後,她篩選出部分滿意的小模型,開始考量放大爲立體造型作品,最終選擇以「鐵雕」作爲創作媒介。今天起展出的13件作品,最重的是384公斤的〈祖靈之眼〉,主題作品〈OPEN〉 也有381公斤重,都讓人眼睛爲之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