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新社部落復振香蕉絲編織工藝 將展出噶瑪蘭族特有文化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是全臺最大的噶瑪蘭族部落,擁有全臺獨有的香蕉絲工坊,花蓮縣文化局將在10日開始,於豐濱鄉新社部落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辦爲期1.5個月的展覽,以紀錄影像重現香蕉絲工藝的復振過程,用工藝品展現噶瑪蘭族特有的文化。(花蓮縣文化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是全臺最大的噶瑪蘭族部落,擁有全臺獨有的香蕉絲工坊,花蓮縣文化局將在10日開始,於豐濱鄉新社部落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辦爲期1.5個月的展覽,以紀錄影像重現香蕉絲工藝的復振過程,用工藝品展現噶瑪蘭族特有的文化。(花蓮縣文化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是全臺最大的噶瑪蘭族部落,擁有全臺獨有的香蕉絲工坊,花蓮縣文化局將在10日開始,於豐濱鄉新社部落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辦爲期1.5個月的展覽,以紀錄影像重現香蕉絲工藝的復振過程,用工藝品展現噶瑪蘭族特有的文化。(羅亦晽攝)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是全臺最大的噶瑪蘭族部落,擁有全臺獨有的香蕉絲工坊,不過這項傳統香蕉絲編織工藝,並非從早期傳承迄今,而是藉耆老記憶逐漸復振,成爲文化產業,替地方帶來經濟收入。由於重新連結斷裂多年的香蕉絲工藝實屬不易,花蓮縣文化局將在10日開始,舉辦爲期1.5個月的展覽,以紀錄影像重現香蕉絲工藝的復振過程,用工藝品展現噶瑪蘭族特有的文化。
文化局指出,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工藝因早期式微,導致斷層,1990年代期間,新社部落裡的耆老朱阿比、潘烏吉、朱阿菊、潘阿玉、潘天利等5人,坐在地上,把織架放在伸直的雙腿上,埋首編織,經不斷反覆香蕉絲斷裂、重新穿線動作,用雙手找回斷裂許久的傳統技藝,並擔任技藝復振先鋒,成爲部落傳統香蕉絲織作工藝師,教導部落婦女編織,將傳統技法重新於部落紮根。
新社部落爲傳承與發展香蕉絲文化產業的發展,相繼成立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及新社香蕉絲工坊,提供族人研究、討論與製作香蕉布的場域,在每個人的努力下,香蕉絲編織工藝於2015年陸續登錄爲花蓮縣文化資產傳統工藝類,並在2017年取得「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
文化局表示,新社香蕉絲工坊發展臺灣獨一無二的香蕉絲編織文化,且香蕉株從種植取纖到編織等過程,十分複雜,是密集的農業勞動工作,因此香蕉絲所呈現的,不只是編織布料與作品,更是充滿噶瑪蘭族人的汗水、感情、精神與價值。
因此文化局將在3月10日至4月25日,於豐濱鄉新社部落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辦「絲絲入筘——噶瑪蘭香蕉絲文化風情」展覽,展示香蕉絲傳統技藝與現代應用,並以多部紀錄片展現地方的歷史故事,讓更多人認識噶瑪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