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杜集區礦山集街道:“紅板凳”議事會“話”出基層治理同心圓

今年以來,淮北市杜集區礦山集街道積極探索服務居民新路徑,堅持“跟着居民走、圍着需求轉、朝着矛盾跑”工作理念,通過“紅板凳”議事會這種形式簡單、隨用隨搭的議事方式,充分調動居民自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提升居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認同感。

宣傳教育聚人心

“河邊走,莫停留,水深危險記心頭;小朋友,你聽話,大人陪伴少憂愁;會遊的,別逞能,偷偷下水命難留……”這是礦山集街道杜集社區居民、“紅板凳隊伍”成員張雨在社區文化廣場繪聲繪色宣傳預防溺水知識的場景,廣場上擺着幾排紅色小板凳,每排凳子上都坐滿了人,有大人也有小孩,大家都聽得聚精會神,時不時點頭表示贊同。

“夏季,溺水事件時有發生,讓人痛心疾首。”張雨語重心長地說,“通過‘紅板凳’議事會,我們希望將這份安全意識深深植入每個社區居民的心中,特別是要讓孩子們意識到水邊的危險,學會自我保護。”

與會羣衆紛紛表示,這樣的防溺水宣傳及時又必要,他們會將學到的知識帶回家中,傳遞給家人和鄰居,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社區環境。通過“紅板凳”議事會這一平臺,防溺水的安全網正在社區中悄然織就。

今年年初,杜集區礦山集街道在杜集社區試點打造“紅板凳”議事會居民協商議事平臺,堅持黨員帶頭、羣衆廣泛參與的原則,積極吸納社區網格員、樓棟長、居民代表、“五老”、青年志願者等人員加入“紅板凳隊伍”,組織大家用白話、順口溜、快板等“土味”方式,把居民羣衆關心關注的醫療、教育、就業等政策講清楚、說明白,推動黨的最新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目前,依託“紅板凳”議事會開展各類宣講22場次,覆蓋居民羣衆900餘人。

收集訴求解難題

“這條路這幾天下大雨,路面積水特別嚴重,幾乎就變成了‘水路’,出行很不方便。”礦山集街道杜集社區網格員侯瑜接到居民反映後,及時上報到黨支部,經研究決定召開“紅板凳”議事會。侯瑜介紹:“我們會前組織居民代表與專業工程師多次實地勘測查看,會上參會羣衆各抒己見,共同商討拿出了切實可行的排水改造方案,通過修建排水溝、加固低窪路段等措施,有效緩解了雨季積水問題,保障了居民羣衆的出行安全與生產順利進行,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據悉,礦山集街道持續深化“紅色引領·網格通辦”工作模式,共劃分網格78個、調整設置網格黨支部17個、配齊配強網格員130人。通過打造提升“紅板凳”議事會品牌效應,組織“紅板凳隊伍”定期到社區人員密集場所、田間地頭、百姓說事點等主動了解社情民意,結合“有事請找我”在網格內顯著位置公示“紅板凳隊伍”成員電話,收集居民訴求,建立起“收集-協商-落實-反饋”的閉環治理模式,進一步延伸羣衆工作陣地,切實解決羣衆的關鍵“小事”,推動基層治理水平持續提升。

“走進百家門才能知曉百家事,方能化解百家憂、溫暖百家心,針對反映的問題和訴求,能馬上辦到的立馬辦;不能馬上辦到的,上報街道辦事處辦理,真正做到解決一個,銷號一個。”礦山集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杜彥菲如是說,“作爲一名基層黨員幹部,要把老百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要多到羣衆中走一走、聽一聽、看一看,實實在在找準羣衆的所急所難所愁所盼,才能讓基層治理更加人性化,爲羣衆提供的服務才更有溫度。”

民主協商謀發展

在礦山集街道杜集社區老黨員費玉青的院子裡,夕陽的餘暉與斑駁的樹影交織在一起,十幾只紅色的小板凳圍成了一個半圓,居民們或坐或站,正圍繞着社區即將建設的口袋公園計劃熱烈地討論着。

費玉青作爲社區的老前輩,首先開了腔:“咱們社區啊,缺的就是這麼一塊能讓大夥兒聚在一起的地方,聽說要建個口袋公園,既能鍛鍊身體還能找人聊天,我舉雙手贊成!”王小燕,社區裡的熱心腸,則更多地關注社交功能:“這口袋公園能不能單獨設置些可以舉辦小型活動的區域,讓鄰里之間能更好地交流,增進感情。”

隨着討論的深入,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有的建議增加兒童遊樂設施,有的提議配置健康監測站等智能科技設備,還有的希望公園能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成爲展示社區特色的窗口……

杜集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偉偉表示:“杜集社區作爲村改社區,基礎公共設施建設相對落後,社區居民羣衆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我們在深入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經黨總支會議研究,決定利用社區邊角空地,在轄區內建設一處口袋公園,居民們在會上一次次真誠的發言、一條條寶貴的建議爲我們下一步具體的建設規劃提供了明確的思路,相信口袋公園建成後一定可以成爲一個滿足羣衆健身、遊樂、社交等功能於一體的好去處。”

據瞭解,礦山集街道各村(社區)已全面推行“紅板凳”議事會居民協商議事機制,通過“面對面、拉家常”的方式現場擺問題、議對策、解難題。2024年初以來,礦山集街道累計組織開展各類“紅板凳”議事會50餘場,收集解決各類問題20餘件。礦山集街道將繼續充分發揮議事會作用,持續推動議事成果轉化,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形成“羣衆意見聽得清,社區工作看得見”的良好氛圍。(任軒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