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長:碳費收入會放大使用 開啟綠色金融帶動投資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將積極啓動綠色金融,帶動保險、創投等綠色投資。記者潘俊宏/攝影
碳費費率公佈後,環境部長彭啓明昨(8)日迴應外界對碳費的不滿意,認爲「這是一個沒有人會滿意的結果」,但碳費只是碳定價制度的第一步,接下來會積極啓動綠色金融,今年陸續啓動三大基金,帶動保險、創投等綠色投資。
彭啓明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碳定價將成爲臺灣綠色成長新動能,下一步就是要啓動綠色金融,將碳費收入60億放大爲600億元來使用,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同時,爭取國發會的國發基金,明年將獲得100億元成立「綠色成長基金」,鼓勵國內淨零相關新興產業。舉例來說,像是氫能已被國際認可爲乾淨能源,開發氫能燃料電池新技術就有機會成爲投資對象。
碳費下一步,啓動綠色金融 圖/經濟日報提供
其次,相中我國保險業海外30兆資金,環境部與金管會合作,與經濟部爭取保險業與金融業資金長期投入我國各產業深度節能、淨零與資源循環產業,「目前還在克服執行上的問題」,近期定案後也會對外公佈。
最後,創投公會更主動相中淨零商機,希望可以結合國內外減碳需求,與國內高碳排業者、金融機構、能源業者合作,主動評估參與各類減碳技術,加入臺灣國際級公司在全球減碳策略佈局,加速淨零策略推動,同樣也希望今年底可以啓動新方案,帶動更多綠色投資。
環境部碳費費率審議會週一公佈碳費費率,經濟部與產業界、環保公民團體、專家學者都陸續表示不滿意。對此,彭啓明強調,「碳費一開始就註定是沒有人會滿意的結果」,但「找到平衡點就是最好的結果」。
面對新的制度,環境部致力於降低外界因未知、惶恐產生的害怕。彭啓明指出,「認爲我國碳費比日、韓高是不對的」,日、韓起徵雖較臺灣低,但後面持續拉高,更透露臺灣提出兩套自主減量計劃的優惠費率,反而讓日、韓來觀察學習。
彭啓明表示,擔任環境部長的最大考驗就是碳費,這期間進行非常多溝通,例如企業反彈,即主動與前20大排碳大戶解釋碳費制度,目前掌握這些大戶中近八成都會提自主減量計劃。他強調,未來會推動總量管制碳交易,與碳費兩者雙軌進行,同時確保碳費可以對接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些都是維持企業競爭力的防火牆,「保護企業的工作沒有停過」。
面對經營困難的高碳排產業、減碳力不足的中小企業,他呼籲「不用擔心,跟着環境部的腳步走」,同時也會啓動公正轉型,幫「減碳弱勢產業想辦法」。他坦言,過去這幾年企業都在提ESG報告、都在宣示碳中和,明年開始徵收碳費、要求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劃,就是真槍實彈的做,如果現在不跟着國際趨勢走,未來只會越來越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