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全力支持蔡總統出訪的首要前提

總統英文抵達美國紐約,於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受訪。(影/記者陶本和攝)

黃奎博/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外交副教授

蔡英文任內第7次出訪、過境美國的「自由民主永續之旅」已於7月11日開始,前後預計有近7天的時間,訪問我國4個加勒比海邦交國。11日下午抵達紐約市並停留2晚,13日下午在海地停留不到5個小時,然後該日晚間至16日訪問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16日至17日訪問聖文森,17日至19日訪問聖露西亞,並於19日離境前往美國丹佛市再停留2晚,回到臺灣的時候是22日中午。

目前在紐約的行程共停留2晚。朝野爲了這2晚是否開了先例而爭論不休。報載民進黨立委及若干涉外事務人士說,以前的總統訪團都必須在24小時之內離境,這次則首次停留超過24小時。國民黨則表示,「中華民國曆任總統包括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人,都曾訪問美國衆多知名城市並連續停留數日」。事實上,2001年5月21日,陳水扁過境紐約便停留2晚,當時還有20幾位聯邦衆議員華府搭乘專機到紐約迎接陳水扁。

顯然這則只有蔡英文過境美國才能停留超過24小時的「假新聞」,民進黨政府一點都不在意,也不出面澄清,任憑某些媒體報導或評論文章以訛傳訛。

先不論這則「假新聞」會不會被政府正視及處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朝野應不應該全力支持蔡英文出訪?

絕大多數人直覺會說「應該」,因爲蔡英文是中華民國總統,她代表國家出國訪問,即便美國之行仍被視爲「過境」,但我們本來就應該團結一致、全力支持纔是;而且她這次能夠打破過往限制,公開訪視外交部駐外辦事處(之前是2018年8月訪僑委會駐洛杉磯華僑文教中心),並公開會見友邦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更應該給予支持。

但更謹慎點說,從蔡英文過去的紀錄而言,全力支持蔡英文出訪應該要有一個極爲重要的前提,亦即她應頂着中華民國總統的名銜,在國外正式場合努力幫中華民國宣傳。「中華民國」與「臺灣」在某些場合互換着用,並不爲過,但若時常在正式國名官銜上刻意模糊以對,那就怪不得人批評蔡英文出訪是別有用心了。

▲總統蔡英文抵達美國紐約。(圖/蔡英文臉書

例如2016年6月,蔡英文訪問邦交國巴拿馬運河並參加拓寬工程竣工典禮(巴拿馬已於2017年6月與我國斷交),在簽名簿大大的寫着「臺灣(ROC)總統」(President of Taiwan(ROC))。這個簽名簿是留做歷史紀念的,結果蔡英文能宣傳而不宣傳。就姑且當她剛上任一個月,有些「捍衛中華民國」的習慣還沒養成好了。

但到了2019年3月,蔡英文的南太平洋之旅(正式名稱爲「海洋民主之旅),她在諾魯時,不僅該國總統稱「支持並保障中華民國臺灣的民主機制,尊重2300萬人的意志,拒絕一中原則以及一國兩制的架構,反對中國武力威脅臺灣,並承認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該國國會也通過決議文通篇都使用「中華民國(臺灣)」爲稱呼,卻在提到我國人民拒絕「一國兩制」時,很突兀的加上「承認臺灣爲一主權與獨立國家」。

「中華民國臺灣」、「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等語言和政治概念,從來就不是多數南太國家官員擅長的,但卻是蔡英文以下等民進黨官員在國內常常掛在嘴上的。所以,可以合理的懷疑,很可能有來自我方政治力的介入(說難聽點就是「指導」),纔會有如此這般的諾魯官方表述。這種間接自爽的臺獨做法,豈是中華民國總統出訪時會發生的呢?

所以,只要我國元首出訪能夠鞏固邦誼、突破在非邦交國的外交限制,認同中華民國的朝野黨派都應該全力支持。但是,如果元首自己不在乎她究竟代表的是什麼政府與人民,甚至故意淡化中華民國存在於國際社會的歷史與法理事實,就不能責怪偏偏有人要質疑她的出訪了。

熱門點閱》►《臺灣保證法》能推翻美國「一中政策」?

貿易戰目前有利美國,那未來呢?►看更多【黃奎博】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