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救生物多樣性 石虎保育協會盼保留完整農、林地
有光電場域仍可見使用除草劑去除植被,苗縣府卻未訂定監督機制與規範,臺灣石虎保育協會也認爲這是被嚴重忽略的部分。記者吳傑沐/攝影
聯合報今天陽光行動專題報導「救生物多樣性」,光電案場遭質疑破壞棲地殺手,臺灣石虎保育協會針對苗栗縣政府2020年2月18日通過位在銅鑼鄉的竹森光電案,也認爲「2公頃以下的光電場域不須環評審查」是個大漏洞,協會的立場並非全部農林地變更光電案場都反對,只希望連續且完整的農林地能夠保留下來,給石虎與其他野生動物棲息,而非只能路過。
「石虎媽媽」陳美汀博士更強調,苗栗淺山有石虎等瀕危的明星物種,是臺灣最寶貴的生態資源,各種人爲大面積開發都要以最審慎態度來看待,不能一昧的追求經濟發展,而損害自然生態環境。
臺灣石虎保育協會指出,石虎是高敏感性且易受、環境變化影響的野生動物,平常也會在農地或草生地環境覓食,但白天休息和繁殖時期都還是會優先選擇完整且人爲干擾較少的樹林棲地,除隱密性高外,受到威脅時也可以上樹躲避;因此,林地是石虎棲地中最重要的棲地類型,若是已經成林數十年的林地,更不應砍樹種電。
協會理事長劉威廷說,根據研究淺山地區的農地、林地不僅僅是石虎,更是許多動植物的重要棲地,包括鳥類,居住於淺山的石虎、麝香貓、食蟹獴、穿山甲等哺乳動物都需要這類完整棲地;當中,更有食物鏈底層多樣性的兩棲類、爬蟲類以及昆蟲,但受到各類人爲開發,造成棲地面積縮小、破碎化,正是現今許多動植物族羣存續的最大威脅之一。
對此,協會去年舉辦了座談會,訪談了多位生態領域的學者專家,釐清反對林地光電的原因,並從生態角度上,探討林地開發光電的影響;今年6月25日更邀請環保團體及政府單位,一同召開「石虎棲地重要議題論壇」,針對農林地種電是否須要環評,討論光電案對於石虎與生態的影響。
在這場論壇中,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劉奇璋認爲,從生態學或野生動物經營管理層面來說,光電場進入林地或石虎棲地,會造成棲地破碎化甚至消失等各種直接間接影響,若場址又選在石虎的廊道或重要棲地則影響會更大。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助理教授陳相伶認爲,綠能或光電是好的方向,但是開發前如果沒有做好選址,之後無論執行哪些友善措施或減輕補償,消失的棲地都回不去,依賴這些棲地的物種也都回不去了。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林育秀也堅持,已是原始林或次生林的農地,不支持開發光電。因爲光電場域會造成生物多樣性降低、土壤劣化、棲地單一化、外來種(貓狗)入侵,如果是蓋在農地,更讓農地失去原有農業產值,本末倒置,許多利用農業生態系的生物均失去棲所。
另外,協會棲地保育專員陳祺忠則表示,苗栗縣號稱是農業與觀光大縣,但不管是在林地或農在種電,至少都是對環境長達20年的不友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農業被消滅、景觀變破碎,且自然野生動植物生態也會被破壞。因此,縣府更應審慎把關。
他說,苗栗淺山一、二、三級保育類動物的物種很多,也包含鳥類及珍稀植物,「開發種電2公頃以下不需環評」這根本就是法規漏洞。雖然光電業者聲稱不會有後續的空污與水污問題,但實際上場域是否會以清潔劑清洗面板,或使用除草劑去除植被,這都需要更嚴格的把關,可實際上苗縣府卻未訂定監督機制與規範,這是被嚴重忽略的部分,也是他們最憂心的事實現況。
臺灣石虎保育協會盼連續且完整的農林地能夠保留下來,給石虎與其他野生動物棲息,而非只能路過。記者吳傑沐/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