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生命典藏館工程都審11次才通過 民政處長說出原因

基隆市政府民政處長張淵翔今在議會表示,南榮公墓納骨塔原址重建的「生命典藏館」,預定下月開工。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基隆市政府民政處長張淵翔今在議會表示,南榮公墓納骨塔原址重建的「生命典藏館」,預定下月開工。一延再延是因前市府發包設計時,連法定設置雙倍停車位、建築基地臨街道需退縮1.5公尺等規定都未做到,都市設計審議送件11次才完成,今年6月終於發包。

基隆市前市長林右昌任內,2021年提出生命典藏館興建案,規畫南榮公墓靈骨塔現址重建,但推動作業並不順利。基隆市議會召開臨時會,今天的議程是聯席審查會第1讀會,國民黨市議員俞叄發詢問生命典藏館興建工程進度。

張淵翔表示,生命典藏館工程今年6月13日發包,現在正透過另一個標案,將現在靈骨塔內一些破損的部分重新裝罐,再移到暫置區。生命典藏館工程預計下月開工,希望在市府、工程團隊、建築師團隊合作下,主體建築物能在2026年第3季完工。

張淵翔表示,興建工程進度落後的原因,首先是設計部分,全案在2021年確定施作,由當時的市府民政處自治事業科所轄的公共造產基金,提撥約5億元,或應說是借款約5億元興建生命典藏館,取代現在的納骨塔。

工程在2022年5月8日第1次送都市設計計劃審議,結果到2023年7月16日第11次送審才通過。其中前市府任內7次,新任市府4次。都審通過後,接着才能進行相關證照取得等作業。

爲什麼一件建築工程要送都審11次才獲通過?張淵翔說,明顯可以看出原因來自當時發包設計單位專業度不足,比如說很基礎的法定設置雙倍停車位、建築基地臨街道需要退縮1.5公尺等設計都要修正,透過11次都市設計審議程序才完成。

張淵翔表示,基隆市丘陵地、山坡地居多,建築業界和市府相關單位都知道,建築工程水土保持計劃相對重要。生命典藏館工程因爲送都市設計審議多達11次,曠日廢時,都審無法完成,就會延遲水土保持的計劃送市府審查。

張淵翔說,生命典藏館工程都市設計審議在2024年10月18日覈定後,經過市府民政處宗教禮儀科、基隆市殯葬管理所等相關人員努力下,今年6月13日開標並順利決標,營造廠商預定9月舉辦開工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