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孔子誕辰2573年 禮樂祭孔典禮順利舉辦

9月28日,爲紀念孔子誕辰2573年,禮樂祭孔典禮與第三屆“兩岸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研討會於北京海淀區溫泉鎮順利舉辦。據悉,本次活動由四海孔子書院與臺灣孫文南院等單位共同主辦。

典禮現場,四海孔子書院院長馮哲爲主祭官,海淀區政協副主席許雲、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卓新平、臺灣三一寰宇文化協會理事長楊慶亮爲三獻官,四海孔子書院全體師生集體呈現了禮樂祭孔儀式。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社會科學院等兩岸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等近百人觀禮嘉賓齊聚活動現場,線上直播人數累計數十萬人。據瞭解,此次祭孔活動不僅出於對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紀念,同時藉由莊重嚴肅的祭祀活動將儒家的教育意義呈現出來。

研討會現場,北京市多部門政府領導與各界師友、專家、學者共50餘人出席北京會場並做發言。本屆研討會聚焦“中華文化內涵與傳承”,各位嘉賓圍繞“中華文化有哪些核心內涵”與“兩岸如何傳承”發表各自觀點和方法。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表示“中國”是一個文化認同的“中國”,以人爲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他呼籲兩岸同“做中國人”,發揮中國文化的主體意識,樓先生用中國文化對“自由”、“平等”、“民主”等做了生動的詮釋。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卓新平表示儒家思想以“天人合一”、“仁者愛人”、“和合文化”、“多元一體”、“陰陽共構”等人文智慧使人可以從容地行走在現實與超然之間,當今複雜的國際環境下重溫這些要點意義重大。

“中國文化精神,也是我們實現美好生活的保證和支撐”。國臺辦全國對臺幹部培訓中心原主任王傑教授引用英國哲學家、中國問題研究專家羅素的話表示: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國家自豪得不屑於打仗,這個國家就是中國。如果中國願意,它能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民族。因爲中國文化是多元包容、相互尊重的,因多元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

中華文化學院中華文化教研部中國傳統文化教研室李勇剛主任認爲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以“家文化”爲底色,增進情感認同;二是以“和文化”爲基礎,相互尊重包容;三是以經典文化爲紐帶,加強人文交流;四是以民間信仰爲載體,守護共同記憶。面對未來,希望兩岸共同守護中華文化的根脈,相互借鑑傳統文化進行現代轉化的方法,最終攜手打造中華文化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

此外,研討會上正式發佈臺灣歷史文化圖書文獻中心籌建計劃,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兩岸出版物和文獻資料,並舉行第一批圖書文獻捐贈儀式。文獻中心由海淀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四海孔子書院、明德公益研究中心等發起。

據悉,北京四海孔子書院從2006年創辦以來,每年9月28日都在祭祀孔子。